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沈健  施益芬  俞康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339-3341
目的:探讨血宝含药血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提纯的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份加到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48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TUNEL法测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大鼠胃饲血宝7天后制成含药血清按比例加入培养液,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通过计数了解血宝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 20例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与0.1ug/ml,1ug/ml,10ug/ml的再障血清抑制蛋白组份共同培养后,F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66±4.2)%(P>0.05),(16.92±9.8)%(P>0.05),(49.4±10.5)%(P<0.01),而对照组为(14.4±7.8)%;凋亡细胞发生率分别为(5.6±1.6)%(P>0.05),(24.82±8.2)%(P<0.01),(43.3±9.8)%(P<0.01),对照组为(4.6±1.5)% 。含药血清高,中,培养骨髓基质细胞5天后细胞计数分别(5±0.5)x104,(P<0.01),(2.3±0.6)X104(P<0.05),空白对照组为(1.3±0.2)X104 结论: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份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推测Fas-FasL系统可能是启动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的一条重要途径,血宝具有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苯代谢物氢醌(hydroquinone,HQ)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拓扑异构酶(TOPO)Ⅱα表达的影响,探讨TOPOⅡα在HQ所致造血毒性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50μmol/LHQ处理的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实验组,设立对照组(等体积灭菌蒸馏水培养),应用TOPOⅡ检测试剂盒检测TOPOⅡ的活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OPOⅡα含量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OPOⅡα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法(ChIp)检测TOPOⅡα含量的变化.结果 (1)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50 μmol/LHQ处理10 h后,TOPOⅡ的活力下降,TOPOⅡα含量以及TOPOⅡαmRNA水平分别为0.017±0.029、0.610±0.128,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TOPOⅡα含量降低伴随着TOPOⅡα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的明显降低(分别为1.198±0.056、0.324±0.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伴有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改变,分别为1.253±0.045、1.177±0.025;(3)HQ接触不同时间TOPOⅡαmRNA水平呈动态变化,且TOPOⅡα启动子水平的变化早于mRNA水平的变化.结论 HQ可抑制造血细胞TOPOⅡα的表达.组蛋白化学修饰水平的改变在苯代谢物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职业性苯中毒造血损伤患者中与拓扑异构酶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c-Myb结合的组蛋白化学修饰改变, 证实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改变在职业性苯中毒造血损伤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方法:25例职业性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病例组,2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探讨与c-Myb结合的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水平的改变,RT-PCR法检测c-Myb的mRNA表达水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试剂盒检测HDAC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职业性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Myb与乙酰化组蛋白H4、H3结合的水平下降(P<0.01), 而与甲基化组蛋白H3K4和H3K9结合的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职业性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Myb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HDAC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拓扑异构酶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c-Myb可能通过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改变在职业性苯中毒造血损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苯吸入对小鼠骨髓细胞损伤情况以及去乙酰化酶水平的变化。方法 自制动式苯吸入装置中放8~9周龄CD1雄性小鼠实验组吸入苯,正常对照组吸空气,6h/d,5天/周,300ml/m3及900ml/m3维持12周。末次吸苯后第2天,获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测骨髓细胞凋亡情况及用去乙酰化酶(HDAC)试剂盒测去乙酰化酶(HDAC酶)活性变化。结果 300ml/m3∶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中早期凋亡细胞(AnnexinⅤ+PI-)比例(13.80%±5.31%)是对照组(8.33%±0.61%)的1.65倍(P<0.05);晚期骨髓凋亡细胞(AnnexinⅤ+PI+)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0ml/m3∶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中早期凋亡细胞(AnnexinⅤ+PI-)比例(13.10%±5.39%)是对照组(7.16%±2.18%)的1.83倍(P<0.05);实验组晚期凋亡骨髓细胞(AnnexinⅤ+PI+)比例(7.11%±3.54%)是对照组(4.54%±0.84%)的1.57倍(P<0.05)。(2)900ml/m3苯浓度吸入小鼠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去乙酰化酶活性[(7.89±2.58)×10-3A值/微克]是正常对照组[(5.00±1.52)×10-3A值/微克)]的1.58倍(P<0.05)。结论 苯吸入可致小鼠骨髓细胞产生凋亡坏死。苯吸入致小鼠骨髓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血清抑制物对骨髓基质细胞Fas表达与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提纯的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分加到培养7 d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体系中48 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的Fas表达,以形态学观察和TUNEL法测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并设正常对照.结果:20例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与0.1 μg/ml、1 μg/ml、10 μg/ml的再障血清抑制蛋白纽分共同培养后,F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66±4.2)%(P>0.05),(16.92±9.8)%(P>0.05),(49.4±10.5)%(P<0.01),而对照组为(14.4±7.8)%;凋亡细胞发生率分别为(5.6±1.6)%(P>0.05),(24.82±8.2)%(P<0.01),(43.3±9.8)%(P<0.01),对照组为(4.6±1.5)%.结论:再障患者血清抑制蛋白组分与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量效关系.Fas-FasL系统可能是启动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苯代谢物氢醌(hydroquinone,HQ)对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表达的影响,探讨TOPOⅡα在HQ所致造血毒性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50μmol/L HQ培养10h的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设为实验组,等体积灭菌蒸馏水培养10h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测定TOPOⅡα含量的变化,RT-PCR测定TOPOⅡα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ChIP技术观察HQ对骨髓单个核细胞TOPOⅡα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人骨髓单个核细胞50μmol/L HQ处理10h后,TOPOⅡα含量、TOPOⅡαmRNA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TOPOⅡα含量降低伴随着TOPOⅡα启动子组蛋白H4乙酰化、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的明显降低(P〈0.01)、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升高(P〈0.05),不伴有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改变(P〉0.05)。结论:HQ能抑制造血细胞TOPOⅡα的表达;组蛋白化学修饰可能在苯代谢物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化学修饰在苯中毒病人中的改变。方法:25例临床慢性苯中毒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为病例组,25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对照组,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探讨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水平的变化,RT-PCR法测定S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床苯中毒病例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H4和H3乙酰化水平下降(P0.01),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升高(P0.01),组蛋白H3K4甲基化水平无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临床苯中毒病例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慢性苯中毒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组蛋白H4、H3乙酰化及H3K9甲基化修饰水平的改变伴随着mRNA水平的变化。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Sp1可能通过组蛋白H4、H3乙酰化及H3K9甲基化修饰改变在苯中毒所致的造血毒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