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及丁苯酞治疗脑梗塞再灌注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同济医学院附属东莞医院内二科收治的超早期脑梗塞患者100例,以尿激酶作为再灌注手段。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激酶100万~150万U静脉溶栓,对照组患者接受包括溶栓在内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和丁苯肽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7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清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NSE分别为(21.7±6.8) U/mL、(24.6±11.5) U/mL、(12.3±7.6) U/mL,对照组分别为(22.0±6.7) U/mL、(27.9±12.1) U/mL、(16.2±8.8) U/mL,观察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 d和7 d的S-100β分别为(1.2±0.5)μg/L、(1.3±0.4)μg/L、(0.6±0.3)μg/L,对照组分别为(1.1±0.5)μg/L、(1.4±0.6)μg/L、(0.9±0.3)μg/L,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溶栓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灌注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2/49) vs 17.6%(9/51)],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1%(20/49) vs 29.4%(1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7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5±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显著改善超早期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水平,降低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对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急性脑梗塞溶栓后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77例2型糖尿病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入院随机的分为对比组(n=34例)、联合组(n=33例)。对比组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则给予常规西药+通络熄风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进行比较,联合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联合组血糖指标改善程度明显比对比组好,组间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联合组明显比对比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缓解血糖指标,改善症状,促进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3.
4.
戴益斌  零沙 《光明中医》2016,(7):997-998
目的讨论并分析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研究对象,这些病人临床严重度分级为Ⅱ级以上,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具有培土生金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在生存治疗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比较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辅以具有培土生金效果的中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戴益斌  零沙 《吉林医学》2016,(4):905-906
目的:探讨丁苯肽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效果,为今后的溶栓治疗用药方案提供思路。方法:将收治的101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行静脉溶栓治疗后,立即给予丁苯肽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血栓通注射液500 mg,静脉滴注1次/d,对比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以及内膜中层厚度(CA-IMT),并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再梗死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以及CA-IM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观察组的再梗死发生率为12%,对照组的再梗死发生率为25.4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血栓通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栓状况,减少溶栓治疗后再梗死的发生率,可以作为首选溶栓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