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T-1840对数种动物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试用治疗数百例晚期肿瘤患者也证明对胃癌及卵巢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了探讨该药的作用机理,我们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了AT-1840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简称 ECA)超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皮层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CO_2临界点干燥制样的扫描电镜术观察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所发现的一些新形态结构。血吸虫口吸盘深部有丝状绒毛;口、腹吸盘内壁的棘至少有3种形态。雄虫抱雌沟内壁的棘呈尖刀状,底壁的棘呈钝圆形。两性血吸虫颈部的背、腹面均查见有棘。其体表皮层有乳突状、盘状、丘状和球状4种隆起物,且以前2种为较多。乳实状隆起主要分布在口、腹吸盘的内、外缘以及颈部、体部皮层等处;盘状隆起则分布在背、腹面、颈部和雄虫的抱雌沟内壁。此外,血吸虫的皮层还见有许多皮孔。  相似文献   
3.
裸小鼠因胸腺先天发育不良、T细胞免疫功能缺损而成为移植人体肿瘤的理想动物模型。近年发现,裸小鼠内源性C型病毒有侵染异种移植瘤的情况,其结果有可能改变移植瘤的生物学特性,使肿瘤生化、免疫研究复杂化。对于此类病毒的活化机制及其生物危害业已引起肿瘤工作者的重视。自1981年以来,本文作者在开展裸小鼠繁殖研究和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的过程中,对裸小鼠内源性C型病毒的显现特点及其侵染异种移植瘤的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电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的二个品系裸小鼠分别引自日本国和美国BALB/CA/JCL(nu/nu,un/+)及Swiss-DF(nu/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MSCT的表现,并进行误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5例的CT表现。结果胃间质瘤平扫呈单发软组织肿块,其中良性较小,均匀强化,恶性肿块较大,部分有囊变坏死,有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1例误诊为胰腺囊腺瘤。结论 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确诊还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istar-Kyoto rat,WKY)饲喂高盐饮食后脑出血特点及脑微血管结构改变.方法 6周龄雄性SHR和WKY大鼠各60只分别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盐饮食,一组饲喂常规饮食,每周测1次尾动脉收缩压,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存活情况、神经功能缺损并评分,HE染色观察脑出血后血肿特点,干湿质量比法测定脑含水量,伊文氏蓝(Evans blue,EB)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微血管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脑微血管超微结构和紧密连接改变.结果 与两组常规饮食大鼠相比,两组高盐饮食大鼠均出现血压升高、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含水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HE染色可见血管周围出现圆形渗出性出血,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脑血管呈断续性改变,透射电镜可见脑血管与周围组织间隙增宽,紧密连接消失,管壁厚薄不均,出现空泡样改变.SHR所有改变较WKY显著(P<0.01).高盐饮食SHR 18周龄时全部死亡,高盐饮食WKY 19周龄时全部死亡,常规饮食大鼠均正常存活.结论 高盐可单独引起大鼠血压升高、脑微血管结构改变,高血压可加重大鼠脑微血管损伤,两者可共同促进大鼠脑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6.
小鼠igCCl40.1%油溶液10mL·kg-1前ip氧代赖氨酸50mg·kg-1,每天2次,连续2d,能使CCl4所致肝细胞粗面内质网断裂减少,脂肪变性减轻,损伤恢复较快。超微结构观察提示,氧代赖氨酸能引起肝细胞胞浆局部区域溶解,基质丢失。促使CCl3失活可能是肝细胞损伤减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志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17-3217
目的:观察小剂量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药物(参麦、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7~15天,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70.83%,总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51.61%,总有效率70.97%,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皮层损害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感染血吸虫病的小鼠一次灌胃吡喹酮300 mg/kg后10分钟至48小时,自鼠肝内取虫作体表皮层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干给小鼠药后10分钟,两性血吸虫皮层即有变化,1~2小时后已十分明显,主要变化为水肿,皮层褶嵴紧密连接、融合,形成大量球状物或小泡,感觉器肿大、破溃,以及皮层糜烂、剥落和白细胞附着于皮层损害处等。  相似文献   
9.
近四十年来,化学治疗业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细胞抑制剂和细胞毒素类抗癌药物缺乏对靶组织的选择性,往往同时伤害宿主正常组织,以致治疗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提高抗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近年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将化疗剂与特定的载体相结合,例如免疫球蛋白、脱氧核糖核酸、白蛋白微球、脂质体、激素、乙基纤维素以及某些塑料囊等。这些载体对于改善抗癌药物的组织分布和排除速度有程度不一的效果,但仍不能避免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廓清;它的靶选择性是基于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经证实喉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声门上癌59例,声门癌12例,声门下型1例,梨状窝癌8例,声门旁癌4例。结论CT对判断喉癌病灶的部位、范围及周围有无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