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癌的胸片误诊原因。方法:由三名有经验的医师按双盲法回顾性分析106例X线误诊病例的胸片。结果:106例肺癌X线误诊为肺炎51例,肺结核24例,肺脓肿6例,错构瘤2例,胸腔积液2例,气胸1例,X线阴性3例,病变性质待定17例。误诊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对肺癌的征象认识和分析不够全面仔细,未充分重视肺门区改变等。结论:对X线征象认识不准确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合理而仔细的检查,采取充分的措施,防止各种误诊因素,并结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将有利于降低肺癌的胸片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组织细胞增生症X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细胞增生症X其主要病理改变为以单核 巨噬细胞异常增殖和嗜酸性细胞肉芽肿为主要损害。病变骨骼改变比较典型 ,但肺部的病变常无多少特异性 ,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 ,故对此病作一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方法病例1 ,男性 ,第1次就诊年龄28岁 ,以背部酸胀不适及多饮多尿而入院。X线平片及CT均发现第5胸椎、右侧附件及局部肋骨破坏 ,术前误诊为转移瘤。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嗜酸性肉芽肿。3年后第2次以肺部症状和体征为主再次入院治疗。胸片见双肺广泛的斑片状及条索状阴影和网状改变 ,MRI示垂体后叶信号降低 ,其内合并有一点状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98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 DSA能明确诊断 ,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的情况。 5 2例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 1 0 0 %,单纯真丝线段栓塞 36例 ,真丝线段和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联合栓塞 1 6例。栓塞程度 :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 1 2例 ,畸形血管团减少 75 %以上者 2 1例 ,畸形血管团减少在 5 0 %~ 75 %者 1 1例 ,畸形血管团缩小不足 5 0 %者 8例。结论 DSA检查是脑动静脉畸形合理而可靠的诊断方法 ,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 ,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梗阻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对 2 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梗阻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和CT检查 ,18例行MRI检查 ,11例行PTC检查 ,10例行ERCP检查 ,12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 ,2 2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治疗。结果  2 6例患者经超声、CT、MRI、PTC和ERCP等影像学检查后获得正确诊断。 12例患者分别置入了 4枚塑料内支架和 8枚金属支架 ,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均有明显的减黄效果 ,患者术后 1周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由术前的 ( 2 96± 67) μmol/L降至 ( 10 4± 5 2 ) μmol/L(P <0 .0 5 )。 2 2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TACE治疗。结论 超声、CT、MRI和胆管造影检查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其相互补充有助于本病的正确诊断。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与TACE等介入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源性胰腺炎(B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 BP 的 MRCP 表现。结果60例中,胰腺炎与胆囊结石或胆囊炎征像共存41例,胰腺炎和胆总管结石共存19例。胆管扩张23例,胰管扩张 9例,胆管扩张合并胰管扩5例。结论MRCP 可以明确显示 BP 的有关征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肝脓肿的CT介入诊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对肝脓肿的介入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CT误诊为肝癌的肝脓肿患者的CT及介入诊疗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7例患者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6例行肝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结果] 18例肝脓肿的CT平扫均为低密度。14例CT增强扫描中,表现为病灶缩小征者5例,一过性强化征3例,蜂窝状强化征7例,延时强化征5例。18例肝脓肿患者均通过经皮穿刺活检得以确诊。7例患者经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和6例肝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 未充分认识肝脓肿的CT强化征象是其CT误诊的主要原因,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与引流术是肝脓肿合理而可靠的诊疗手段,肝动脉内抗生素灌注治疗为肝脓肿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影像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VST患者的综合影像资料,18例均行常规CT和MRI平扫,6例行减影法多层螺旋CT脑静脉成像(MSCTV),13例行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脑静脉减影法成像(3D CE-MRV),12例行DSA检查。结果 18例CVST患者中,经影像学检查发现上矢状窦CVST 8例,横窦2例,乙状窦4例,直窦2例,上矢状窦及乙状窦均受累2例。6例(33.3%)CT平扫可提供重要的影像表现,尤其是MSCTV更为直观。18例CVST患者MRI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的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出现各期血栓的不同信号,13例可见脑水肿、脑梗死、脑出血等间接征象。15例3D CE-MRV检查均发现CVST的血栓征象(静脉窦充盈缺损或中断)。12例行DS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影像综合检查对CVST的早期发现、确诊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对84例受试对象行MS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F)。[结果]实验A组肿瘤组织的HBF、HAF[(435.31±89.21)ml/(100g·min),0.87±0.26]明显高于阳性对照B组[(365.71±67.38)ml/(100g·min),0.72±0.23],实验A组PVTT组织的HBV、HAF[(44.72±11.62)ml/100g,0.93±0.14]也明显高于阳性对照B组[(30.38±28.61)ml/100g,0.72±0.23](P<0.05),而实验A组肿瘤组织的MTT值却短于阳性对照B组[(5.73±4.28)s,(8.22±3.51)s](P<0.05)。实验A组异常灌注组织的HBF、HBV和HAF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C组。[结论]MSCT灌注参数可反映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肺癌CT表现。结果:本组92例肺癌病例,中央型55例,周围型37例。其中肺部较隐蔽部位癌肿10例。CT能显示中央型肺癌支气管壁改变及管内外肿块,中央型肺癌引起阻塞性肺炎、阻塞性不张。阻塞性气肿;同时CT不仅能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征象等,也能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HR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细微结构。结论:CT扫描层次清晰,分辨率高,定位准确,易于显示肺癌肿块形态、边缘征象及内部结构,尤其能显示胸部隐蔽部位病灶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等,故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的介入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43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患者,13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检查,30例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24例行胆管内支架置入术,39例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结果]所有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患者均经PTC或ERCP等影像学检查获得正确诊断。24例患者分别置入了8枚塑料内支架和16枚金属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1周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由术前(287±42)μmol/L降(101±50)μmol/L(P〈0.05)。39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TACE治疗。[结论]PTC和ERCP检查对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与TACE等介入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