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女66岁主因双眼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10年,于2004年9月23日来我院就诊,既往高度近视史30^ 年,既往最佳视力:右~16.00DS→0.6左~20.00DS→0.7。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视力眼前手动,左眼视30cm指数,双眼视力矫正不提高,6m光感,各方向光定位好,红、绿色觉( )。右眼眼压20.55mmHg,左眼眼压18.86mmHg。  相似文献   
2.
眼科临床见习带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科是临床一门重要学科,是大学生掌握和见习的学科。要想带好眼科临床见习,必须使学生认识到眼科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注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采用多种形工匠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眼底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眼科门诊行FFA检查的DR合并RVO患者41例45眼的眼底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41例DR合并RVO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发病有4例8只眼.其余皆为单眼,其中以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最多,有29只眼.其次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有7只眼.其它分吏静脉阻塞有9只眼。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网膜有大量神经纤维层出血.相应黄斑区荧光渗漏.掩盖了此眼DR的改变.对侧眼可见DR不同级别的改变或无DR改变。所观察病例中有1只眼同时合并动、静脉阻塞.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网膜有大量出血.动脉阻塞区网膜苍白,动脉充盈延迟。结论 DR合并RVO的临床及眼底改变有其特殊性.应与单发的DR或RVO鉴别。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引起视力严重障碍的常见眼病。其眼底荧光造影特征已是众所周知,但DR同时合并其它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和(或)视网膜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等的报道还较少见,这种合并存在的眼底病变其临床改变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复合神经营养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轴突的形态和纤维数目变化的作用。方法60只雌性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00~225 g,随机分为对照组、CNTF治疗组、BDNF治疗组及复合神经营养因子(CNTF+BDNF)治疗组。各组又分为7、14、21 d 3个时间组,每组5只大鼠,每只动物进行单眼实验,另外一眼为正常对照。四组制成视神经损伤模型后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CNTF、BDNF、CNTF+BDNF。按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将动物灌注固定。完整取下视神经,固定,包埋,切片处理后进行图像分析,对正常大鼠视神经内的轴突数和夹伤后大鼠视神经内的轴突数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视神经轴突计数结果显示各组轴突数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CNTF治疗组、BDNF治疗组及CNTF+BDNF治疗组7、14、21 d各组轴突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CNTF+BDNF治疗组轴突数亦明显多于单独应用CNTF治疗组、BDNF治疗组(P<0.01)。结论在对大鼠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中,应用CNTF+BDNF明显优于单独应用CNTF或BDNF。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可见光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 tepithelium,RPE)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两步酶法消化分离、培养并鉴定RPE细胞。RPE细胞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用(3652±213)Lux的白色荧光灯照射6h。分别于光照前及光照后3h、12h、24h、72h终止培养,取细胞行Bcl-2mRNA原位杂交检测,观察细胞Bcl-2基因表达情况。选取部分光照后24h组细胞进行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Bcl-2mRNA原位杂交阳性细胞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光照后3h阳性细胞率为(82.29±5.65)%,有轻度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照后72h阳性细胞率为(44.07±7.11)%,光照后12h、24h、72h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E细胞光照后透射电镜观察到染色质碎裂、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的典型形态学变化。结论一定强度的可见光照射可引起体外RPE的凋亡。光照后一定时间内可以刺激并启动细胞自身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Helvesto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根据Helveston综合征的A型外斜、上斜肌过强及分离性垂直偏斜(DVD)的特点,尽量通过一次手术矫正复合斜视。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斜视矫正术,根据个体差异联合上斜肌鞘内断腱或/和上直肌后徙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Helveston综合征可通过手术以矫正A型外斜、上斜肌功能过强和DVD,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颅神经病变引起的眼外肌麻痹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30例糖尿病并发眼外肌麻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7~82岁,平均64岁.既往有糖尿病史者24例,病程2~20年,平均12年;另6例为出现眼外肌麻痹后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者.患者均经内科治疗胰岛素依赖型3例,另27例采用控制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9例,眼底Ⅰ期、Ⅱ期和Ⅲ期病变者分别为6例、2例和1例.全身检查有高血压者23例,发病后测血压平均为170/95 mm Hg,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21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视力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观察口服美多巴‘250’,治疗21名大龄儿童和成人弱视的效果。通过服药前后视力和P-VEP对比检测,视力提高占33%,P-VEP潜伏时缩短占62%,提示美多巴药物治疗弱视已成为现实,特别是对大龄儿童和成人弱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