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Hg)携带者是潜在的发病者和传染源。某校1983~1997年对每届新生入学体检时均抽血查HBsAg,阳性者再作乙肝抗原、抗体系统血清学检查,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1-1 对象 1983~1997年入学的14届新生为检查对象,共计1858人、男性1088人、女性818人,年龄19~20岁。1-2 方法 空腹抽静脉血查HBsAg,阳性者再测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  相似文献   
2.
3.
惠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257-258
病历是记录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心理全过程。作为医疗活动的图文载体,病历因具有可回溯、可验证等法律文书的特点,成为医疗质量控制的重点。病历质量是一个单位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但并不能涵盖医疗质量的全部。临床医疗的核心目标是优质诊疗质量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靳斌  李蓉  路伟  惠莉  张永红  赵梦云 《医学综述》2013,19(18):3415-3417
目的 对伊托必利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既往有胆囊切除手术病史,临床上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76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给予伊托必利片和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口服,对照组仅给予伊托必利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积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Z=-1.11,P>0.05);但治疗2、3、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5、-4.56、-4.93,P<0.05).结论 伊托必利片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应用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伊托必利.  相似文献   
5.
背景: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囊外生长模式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囊外生长对预后的影响,及其与转录因子SOX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西安市第一医院200例淋巴结转移阳性、TNMⅠ~Ⅲ期胃癌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生长模式分为囊外生长组和囊内生长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总体生存期和SOX9表达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囊外生长组T分期T3、T4期比例、N分期N2、N3期比例、TNMⅡ~Ⅲ期比例以及SOX高表达率(94. 5%对58. 3%)均显著高于囊内生长组(P 0. 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囊外生长组总体生存期显著短于囊内生长组(P 0. 05)。多因素分析表明,TNMⅡ~Ⅲ期(HR=3. 224,95%CI:2. 769~5. 283,P 0. 001)、淋巴结转移囊外生长(HR=2. 388,95%CI:1. 802~3. 209,P 0. 001)和转移淋巴结SOX9高表达(HR=1. 321,95%CI:1. 201~1. 684,P=0. 001)是影响胃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囊外生长与SOX9高表达相关,是预测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肿瘤侵袭、转移的组织形态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胆管感染包括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等 ,是一类多发性常见病。这类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消化不良、右上腹痛、黄疸等。本文观察了肝胆宁对胆管感染的治疗 ,发现其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1 999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1 0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 2 65例 ( 5例失访 )。经腹部 B超或 CT检查确诊。其中男性 1 60例 ,女性 1 0 0例。年龄 2 8~ 76岁 ,平均年龄 5 0 .8± 1 1 .6岁。所有患者中急性胆囊炎 68例 ,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1 2 6例 ,胆管炎 3 8例 ,胆囊术后综合征 2 5例 ,胆汁郁积症 3例。2 方 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对晚期肝癌所致恶性腹水的疗效.方法腹腔穿刺抽出腹水,然后腹腔内注射HCPT(20~30mm),并同时静脉输血及白蛋白,每周1次,共用2周.结果全组30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7例,总有效率为66.67%,毒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下降,发生率27.28%,白细胞毒性均为Ⅰ°.结论 HCPT腹腔内灌注治疗晚期肝癌腹水疗效满意,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周丽坤  李荣  惠莉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0):905-905
皮瓣是具有自带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在形成于转移过程中有一部分与本体组织相连,其相连的部分为蒂,随皮转移的部分为瓣,故称皮瓣。皮瓣的营养在早期完全依赖蒂部,它既是含血供的皮肤、皮下组织,也是单一血管带,包括吻接的血管,故又称带蒂皮瓣。腹部皮瓣区皮肤具有完整、独立的动一静脉系统,且位置隐蔽,对手部皮肤缺损的病人是治疗的最佳方法,无论在美观上还是在功能上,影响均不大,病人易于接受。现将26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骨外露、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地西泮及其代谢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西泮(diazepam)是临床常用的苯二氮(艹卓)类镇静药,其代谢物去甲地西泮(去甲安定,n-des-methyldiazepam)和奥沙西泮(去甲羟基安定,oxa-zepam)不仅已作为苯二氮(艹卓)类镇静药广泛用于临床.而且还是多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据报道地西泮的代谢存在遗传多态性和东西方人种族间差异.因此,测定地西泮及其代谢物的血药浓度.对于研究其药物动力学和遗传药理学以及临床治疗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有报道用HPLC法测定地西泮及其代谢物的血药浓度,但其方法或灵敏度尚不够高,或样品处理复杂.我们用RP-HPLC法测定血浆中地西洋及其代谢物浓度,具有灵敏度高和样品处理简单等特点,适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出是指假体头从髋臼假体中脱出。一旦假体脱出,多数患者可通过复位后牵引治疗,如反复脱出患髋不稳定,患者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我们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结合临床经验,对假体脱出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几点预防对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