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小鼠心肌组织中4.1R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42只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心衰组(n=22)和对照组(n=20)。处死小鼠后迅速取出心肌组织,行HE染色,计算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病理积分;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心衰小鼠心肌组织4.1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病理积分升高(t=190.668,Z=31.915,P均<0.05);心衰组心肌组织4.1R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18.607,P=0.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心衰组心肌组织4.1R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与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766,P<0.001)。结论:心衰小鼠心肌组织中4.1R蛋白的表达增加,干预4.1R蛋白的表达可能对心衰的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透析患儿常常会因为饮食营养摄入不足、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蛋白质消耗过多导致营养不良, 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及预后。适合的营养评估及合理的营养管理对透析患儿的整体治疗进展、改善预后和减轻经济负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增加葛根作为淡豆豉发酵辅料,探讨葛根参与淡豆豉发酵对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比较分析加葛根纯种菌发酵组、无葛根纯种菌发酵组、仅葛根辅料纯种菌发酵组、加葛根自然发酵组、无葛根自然发酵组和仅葛根辅料自然发酵组的药效活性,同时对比纯种发酵组1~7 d的最优发酵时间。结果 抗骨质疏松作用最好的为加葛根纯种发酵4 d的淡豆豉,在1×10-4 g·L-1浓度下促成骨细胞增殖作用最佳,增殖率可达45.8%。结论本研究证实葛根作为辅料发酵淡豆豉可有效提高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为传统中药发酵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胃癌早期诊断率仍偏低,术后3年以上生存率仅20%左右[1],亦有30%报道。目前不少学者主张早期腹腔内化疗以直接杀死癌细胞,达到提高疗效延长病人生存期。1976年以来我们在胃癌术中应用局部化疗,经术后追踪观察表明无疑对部分年近晚期病例不宜根治采用姑息切除者及进展期病例均有一定疗效,现将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本组共22例,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9岁,平均50岁。2病变部位:胃痛贲门都2例,胃体12例胃窦部8例。3清理类型:腺癌16例,末分化癌4例,胃何杰金氏病1例,非何杰金氏病淋巴瘤1例。4手术方式:全部病均未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鉴定大鼠灌胃洋川芎内酯A后血浆、尿液、胆汁及粪便内存在的代谢产物并推测其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 SD (sprague dawley, SD)大鼠一次性灌胃给药后,收集不同时间(段)的血浆、尿液、胆汁及粪便,前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HPLC-Q-TOF-MS)技术,对代谢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 最终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和粪便中共检测到43个代谢产物,其中38个为首次在洋川芎内酯A代谢产物中分析确认,其体内代谢主要发生氧化、去甲基化、内水解和饱和双键加氢等Ⅰ相代谢,以及硫酸盐结合、谷氨酰胺结合、牛磺酸结合、半胱氨酸结合和葡萄糖醛酸化等Ⅱ相代谢。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洋川芎内酯A在大鼠血浆、尿液、胆汁和粪便中的代谢情况,为后期洋川芎内酯A活性代谢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和分析中国儿童PAX2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征, 为该疾病的监测、治疗和预后提供信息。方法该研究为病例系列分析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肾脏专科PAX2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资料, 提取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 归纳和总结中国PAX2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病理及基因型改变特征, 并与该中心病例进行比较。结果该研究纳入13例PAX2基因突变患儿, 男9例, 女4例, 其中尿检查异常12例, 影像学检查双肾体积偏小7例, 肾囊肿5例。临床表型为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8例, 肾-视神经乳头缺损综合征1例, 血尿或蛋白尿3例。5例患儿接受了肾活检, 表现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C3肾小球病1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 薄基底膜病变1例, IgA肾病2例。13例患儿基因检测结果显示9例为新生突变, 其中4种为新突变类型:c.321G>A、c.213-8C>G、c.63C>A、c.449C>T。76dupG(p.V26Gfs*28)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SD大鼠股主静脉创伤出血动物模型,观察胶原蛋白海绵的止血效果及组织相容性和生物降解率。方法SD大鼠21只用于建立股静脉出血创面模型,分为艾瑞金组9只、阳性对照组9只、空白对照组3只。将止血材料置于大鼠的腿部静脉出血创面,记录各组的止血时间及出血量。大鼠股静脉出血创面7、14、28 d时间点解剖探查,切取创面组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观察光镜下组织反应。结果对应股主静脉出血创面,艾瑞金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均可止血。艾瑞金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止血时间及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7 d开始降解、14 d部分降解、28 d完全降解。结论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对静脉出血止血效果明显,组织相容性好,能够促进静脉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pCDNA3.0-MIIP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其稳定转染的MDA-MB-231细胞系。方法pGEX-4T-1-MIIP重组质粒及pCDNA3.0真核表达载体分别经Xho I和EcoR I双酶切后,回收目的基因,T4 DNA连接酶连接后,转化得到pCDNA3.0-MIIP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脂质体法将鉴定后的pCDNA3.0-MIIP质粒转染至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分别于转染后48和72h提取细胞总RNA,QRT-PCR法确定其转染。G418筛选转染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pc DNA3.0-MII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pcDNA3.0-MIIP转染至MDA-MB-231细胞后,QRT-PCR检测证实MIIP表达显著增强。G418筛选后得到单克隆细胞群,Western blot检测证实MIIP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成功构建出了可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MIIP基因的pc DNA3.0-MIIP重组质粒;建立了稳定过表达MIIP的MDA-MB-231细胞系。  相似文献   
10.
背景: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理化性能稳定,并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评价检测。目的:观察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的止血效果。方法:取21只SD大鼠,建立肝脏出血创面,随机分3组干预:在实验组(n=7)肝脏创口内部植入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同时在肝脏切口表面外敷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在阳性对照组(n=7)肝脏创口内部植入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同时在肝脏切口表面外敷医用金胶原蛋白海绵;在空白对照组(n=7)肝脏切口表面外敷医用纱布,记录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干预后7,14,28 d进行肝脏创面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出血量及止血时间:3组出血量比较无差异;实验组、阳性对照组止血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止血时间短于阳性对照组(P≤0.05);②肝脏创面组织学观察:实验组干预后7 d胶原材料被纤维结缔组织完全包裹,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胶原材料开始降解,周边结缔组织内有新生毛细血管;干预后14 d,包裹胶原材料的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厚,中性粒细胞减少,巨噬细胞增多;干预后28 d,胶原材料完全降解,大部肝组织恢复正常,部分肝组织旁的炎性结缔组织中可看到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阳性对照组情况类似于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干预后14 d创伤处结缔组织明显,肝窦含有红细胞,偶见肝组织内出血,空泡变性;干预后28 d,创口处具有较厚结缔组织,肝窦含有红细胞,被复肝星状细胞;③结果表明: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对肝脏创伤止血效果明显,组织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