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4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323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320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1077篇
内科学   607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214篇
外科学   419篇
综合类   1891篇
预防医学   892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812篇
  18篇
中国医学   925篇
肿瘤学   213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结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恶心、皮疹、头晕及血小板减少等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18.00%,观察组16.0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发热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汗证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汗出,甚则浸湿衣物,在激动、紧张,亦或是天气影响时加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1]。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临床上汗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检测蒜氨酸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探讨蒜氨酸体内外抗菌机制。方法 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蒜氨酸MIC和MBC,荧光显微镜观察菌体表面蒜氨酸,探讨蒜氨酸抗菌机制。体内蒜氨酸和青霉素分别治疗金葡菌感染家兔脓肿,检测脓汁标本中细菌存活情况,探讨体内蒜氨酸抗菌作用。结果 蒜氨酸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3.047 μg·mL-1、6.094 μg·mL-1、0.386 μg·mL-1、0.386 μg·mL-1,蒜氨酸体外无杀菌活性。浓汁标本:死菌率蒜氨酸治疗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1),与青霉素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 0.05);活菌率蒜氨酸治疗组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1),与青霉素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蒜氨酸与菌体蛋白、细菌酶蛋白结合阻断细菌与环境物质交换,抑制细菌生命活动,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无杀菌活性;蒜氨酸体内代谢成大蒜素,具有较强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s)不完整切除的危险因素,并为其不完整切除后处理提供临床治疗建议。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62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ESD不完整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病变浸润深度(P0.05)及病变黏膜表面中央有凹陷(P0.05)是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ESD不完整切除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黏膜表面中央有凹陷(P=0.031)以及病变浸润至黏膜下层(P=0.014)是影响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ESD不完整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浸润深度至黏膜下层及病变黏膜表面中央有凹陷等因素与ESD不完整切除有关,充分评估ESD术前肿瘤无淋巴、血管转移,ESD不完整切除术后,可考虑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9.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重点核心课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实验课课时被大幅度压缩,实验内容删减严重,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解决实验课学时严重短缺、学习内容片段化、缺乏系统性的问题,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被引入教学,通过课上及课后推送,将传统教学内容与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慕课)、微课、手机微信融为一体,完善并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文章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介绍"雨课堂"的使用方法和具体教学内容,并使用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皆在与同行分享经验,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侯银萌  李硕  王泠 《护理学杂志》2020,35(19):105-109
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的概念、危险因素、国内外发生率进行简要介绍。从皮肤长期接触水分导致浸渍,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增强对潮湿相关性皮炎病理机制的认识;从发病机制视角综述目前局部护理新进展,包括避免与水分长期接触、清洁、保湿、皮肤保护、使用温和的产品5个方面,旨在为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