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动物痛行为反应(缩足反射)确定局部和鞘内应用川芎嗪(TMP)对ATP等P2X受体激动剂所致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0.3μmol/L)明显抑制P2X受体激动剂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大鼠足底局部应用TMP(0.1-10mmol/L)剂量依赖性地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鞘内应用TMP(50mmol/L)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MP可通过阻断P2X3受体介导的伤害性兴奋传入抑制P2X受体激动剂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适应现阶段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早期树立医学整体概念,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基于导师制的早期接触科研,将有助于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基于案例教学的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因此,基于"三早理念(早期树立医学整体概念、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临床)"的培养模式对高等医学院校和职业院校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产生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轻度烧伤大鼠痛行为的影响,了解川芎嗪对烧伤痛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轻度烧伤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和热辐射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观察川芎嗪对烧伤大鼠MWT和TWL的影响.结果 烧伤后1 h,ⅢA组(生理盐水+Ⅰ度烧伤组)和ⅢB组(生理盐水+浅Ⅱ度烧伤组)MWT和TWL显著性下降,分别持续24 h和96 h(P<0.01).24 h之后,ⅡA组(TMP+Ⅰ度烧伤组)TWL和TWL和Ⅰ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ⅡB组(TMP+浅Ⅱ度烧伤组)24 h后明显增加,72 h后与Ⅰ组相比已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川芎嗪可以抑制烧伤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从而对烧伤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对2010级临床专业部分学生采用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并在课后进行单元达标测验。结果表明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AHNP患者的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表现为胰腺内点状、片状或大范围无强化效应的低密度坏死灶42例,胰腺内或外见气体影6例,胰腺内或胰周蜂窝织炎内见高密度出血灶22例,胰周间隙滲出或积液30例,蜂窝组织炎26例,15例伴少量胸腔积液。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对AHNP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成人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的层次多样性等特点对生理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成人医学生理学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培养成教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更好地掌握生理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庆  徐昌水 《江西医药》2011,46(3):275-277
目的分析大脑少枝胶质肿瘤的CT、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期间经病理证实的57例大脑少枝胶质肿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少枝胶质细胞瘤47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细胞瘤10例。结论少枝胶质肿瘤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及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和维拉帕米对P2X_3受体介导的伤害性反应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1959年,Holton在剌激外周神经引起逆行性血管扩张时发现感觉末梢有三磷酸腺苷(ATP)释放,首次提示ATP参与感觉神经的信息传递.结合前人的工作及自己的实验,英国科学家Burnstock于1972年提出"嘌呤能神经"学说,随后将ATP及其代谢产物作用的受体称为"嘌呤能受体",并将其区分为P1(腺苷)和P2(腺嘌呤核苷酸)受体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神经病理痛模型,应用vonFrey细丝法和热辐射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观察川芎嗪对CCI大鼠MWT和TWL的影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L4/L5段脊髓P2X3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d,Ⅴ组(CCI模型组)和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TMP对照组)、Ⅲ组(假手术组)、Ⅳ组(CCI模型+TMP治疗组)相比较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5),大鼠脊髓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5);Ⅰ、Ⅱ、Ⅲ、Ⅳ组之间相比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大鼠脊髓P2X3受体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Ⅳ组脊髓P2X3受体的表达较Ⅴ组低(P<0.05)。结论川芎嗪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l)神经病理痛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和热辐射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latency,TWL),观察川芎嗪对CCl大鼠MWT和TWL的影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L4/L5段脊髓P2X,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d,V组(CCl模型组)和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TMP对照组)、Ⅲ组(假手术组)、Ⅳ组(CCl模型+TMP治疗组)相比较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5),大鼠脊髓P2X,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5);Ⅰ、Ⅱ、Ⅲ、Ⅳ组之间相比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大鼠脊髓P2X,受体表达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Ⅳ组脊髓P2X,受体的表达较Ⅴ组低(P〈0.05)。结论 川芎嗪对P2X,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