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顽固且易复发;临床上使用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若久治不愈会对生育造成影响。本文回归性分析使用综合物理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疗效,经统计学处理,综合物理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疗效,且不会产生并发症,同时给患者减轻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参考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南地区献血者中少数民族人群的人类中性粒细胞抗原-3(HNA-3)的分布频率。方法 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昆明血液中心献血的云南本地无血缘关系的健康献血者外周血标本中,筛选出壮族196(人)份、苗族209(人)份和纳西族187(人)份,采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其DNA,以PCR-SBT方法对其HNA-3作基因分型,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3个民族的HNA-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本组云南壮族、苗族和纳西族献血人群的HNA-3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9(115/196)、0.48(101/209)和0.45(85/187),HNA-3a/b分别为0.35(69/196)、0.43(90/209)和0.46(86/187),HNA-3b/b分别为0.06(12/196)、0.09(18/209)和0.09(16/187),HNA-3a分别为0.76(298/392)、0.66(276/418)和0.68(254/374),HNA-3b分别为0.24(94/392)、0.34(142/418)和0.32(120/374);云南壮族HNA-3b/b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云南苗族和纳西族人群(P0.05)。结论 本组云南3个目标民族人群中HNA-3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存在多态性;云南本地苗族和纳西族人产生抗-HNA-3a的风险可能要高于壮族人。  相似文献   
4.
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管理流程能使麻精药品达到科学、精准、闭环管理的效果。本文通过介绍依托HIS系统对麻精药品进行闭环管理的经验,为麻精药品的精准管理及信息化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微孔钛网在犬下颌牙槽骨增量术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6只成年健康杂种犬,建立双侧下颌牙槽骨缺损动物模型。将每只犬的左侧下颌牙槽骨缺损区作为第Ⅰ组,右侧作为第Ⅱ组。两组均采用GBR+自体骨修复牙槽骨缺损,第Ⅰ组采用微孔钛网,第Ⅱ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观察植骨术后4周、8周、12周时两组大体标本、Masson染色、HE染色、荧光素标记、CT三维重建后骨微结构参数的结果。结果术后12周第Ⅰ组及第Ⅱ组植骨区域表面均形成明显新生软骨组织,移植骨与原骨之间界限模糊,其中第I组新生成骨面积略大于第Ⅱ组,新生成骨形态略优于第Ⅱ组,其它方面大体标本上肉眼观察结果差异不明显,两组牙槽嵴高度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Masson染色及HE染色显示两组均有明显新生骨组织、骨小梁生成。术后12周两组骨矿化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周两组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体积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孔钛网在犬下颌牙槽骨缺损的GBR手术中能获得良好成骨效果,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了解替加环素(200 mg·d-1)在心脏外科术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感染中的使用情况。方法:调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监护病房使用替加环素的病例,对感染部位、致病菌及药敏情况,以及替加环素给药方案、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集到相关病例共50例,其中肺部感染46例,血流感染4例。治疗方案分别为替加环素联合含舒巴坦制剂(36例)和替加环素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14例)。50例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0.0%(30/50),细菌清除率为46.0%(23/50);替加环素+含舒巴坦制剂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优于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组(P<0.05)。共发生替加环素相关不良反应10例,包括肝功能损害5例,以胆汁淤积型为主,其次是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2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和胰腺炎1例。结论: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XDRAB感染,替加环素(200 mg·d-1)联合含舒巴坦制剂方案有效性优于联合碳青霉烯方案;替加环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高度警惕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胰腺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kDa转运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TSPO)是否可以通过激活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自噬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SNL组)、TSPO受体激动剂Ro5-4864处理组(Ro组);第二...  相似文献   
8.
软骨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软骨是一种无神经和血管营养的组织,其自身修复能力很差。组织工程学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方法。组织工程学主要由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三要素构成。而其中支架材料是近年来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热点。静电纺丝技术更是由于其能形成多孔隙的纳米纤维支架而备受青睐。本文具体介绍静电纺丝技术在软骨组织工程学中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定位板应用在腰椎后外侧经椎间孔腰骶神经根封闭术的术前定位中的有效性、可靠性。方法: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02例,其中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1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42例,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症状复发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入两组后行腰椎后外侧经椎间孔腰骶神经根封闭术。A组54例,手术节段为L3/4 8例、L4/5 28例、L5/S1 18例,采用新型定位板术前定位;B组48例,手术节段为L3/4 8例、L4/5 26例、L5/S1 14例,采用金属定位针术前定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保守治疗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术前的透视次数和准备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期透视次数、手术并发症、穿刺术后1h穿刺区疼痛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术前的准备时间为5.2±1.0min、透视次数为1.1±0.3次,穿刺时间9.6±2.2min,穿刺期透视次数3.1±1.0次;B组术前的准备时间为10.7±2.3min、透视次数为3.8±1.2次,穿刺时间16.3±3.3min,穿刺期透视次数4.6±0.6次,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均优于B组。两组均未出现椎管内血肿、腹腔脏器损伤、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B组出现硬膜刺裂1例(1/48)、穿刺区域皮下血肿4例(4/4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h穿刺区域疼痛VAS评分,A组为3.4±0.5分,B组为5.0±0.9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经椎间孔腰骶神经根封闭术,使用新型定位板术前定位,并进行穿刺路径设计,可减少术前透视次数、术前准备时间,有助于缩短穿刺时间及穿刺期透视次数,定位板具有使用方便、可靠、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开始,江西省、山东省相继推行药品零售分级管理试点,将零售药店划分为不同等级,按照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范围、经营类别、药学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及经营条件的不同,将药品零售企业划分为一、二、三级。分级管理试点的推出旨在规范行业秩序,便于政府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