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苗苗  段诗苗  陈培培  徐全敬  张雷  申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2):1748-1750, 1756
目的探讨发泡胶+头颈肩热塑膜在鼻咽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人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的固定方式是常规头枕+头颈肩热塑膜;观察组的固定方式是发泡胶+头颈肩热塑膜固定。将治疗前行MVCT扫描获取的图像与模拟CT的图像进行配准,记录X(左右)、Y(头脚)、Z(腹背)以及ROLL(沿横截面旋转)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并对其分析。结果对照组在X轴、Y轴、Z轴及ROLL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58±1.14)mm、(1.44±1.29)mm、(3.19±1.26)mm、(1.16±1.09)°,观察组分别为(1.06±0.89)mm、(1.02±0.73)mm、(2.71±1.37)mm、(1.31±1.12)°;2组在X、Y、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在ROLL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显示,对照组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0~6 mm;观察组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0~4 mm;观察组横断面旋转误差分布在区间0°~、1.1°~和2.1°~的频数分别为134(48.2%)、89(32.0%)和55(19.8%);对照组横断面旋转误差分布在区间0°~、1.1°~和2.1°~的频数分别为177(59.8%)、60(20.3%)和59(19.9%)。结论鼻咽癌病人进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时,为降低摆位误差,建议采用发泡胶+头颈肩热塑膜作为体位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80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每组40例。发泡胶组采用个体化发泡胶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头枕组采用标准聚氨酯头枕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采集每例患者放射治疗前3次和治疗后每周1次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后分别记录在左右、上下及前后方向上的重复摆位误差值,并根据3个方向的误差值计算出三维摆位误差。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对固定装置及技师操作的主观治疗舒适满意度。结果: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摆位误差左右方向分别为(0.76±0.97)mm和(1.78±1.33)mm;上下方向分别为(0.82±1.02)mm和(2.29±1.45)mm;三维摆位误差分别为(2.97±1.13)mm和(4.34±1.6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8,t=11.89,t=1.74;P<0.05);前后方向分别为(0.97±0.82)mm和(1.10±0.97)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兆伏级图像引导系统(MV-CBCT)对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探讨减少摆位误差的方法。方法 对接受图像引导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23例,采用锥形束CT技术采集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校正后CBCT图像,并与计划系统的模拟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校正后在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方向摆位误差数值。每位患者每周1次,共采集186组图像,分析校正前后摆位误差的变化情况。结果 校正前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X轴、Y轴、Z轴分别为(1.61±1.44)mm、(2.51±2.39)mm、(1.22±1.09)mm,校正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X轴、Y轴、Z轴分别为(0.89±0.74)mm、(1.07±0.85)mm、(0.76±0.71)mm。依据经典的van-Herk等推理公式MPTV=2.5Σ+0.7δ,计算得出X、Y、Z轴的MPTV值,校正后比校正前分别减少2.1 mm、4.6 mm、1.4 mm。结论 应用兆伏级锥形束CT技术,可准确测量摆位误差,通过实时校正,可大大提高患者摆位精度,从而缩小CTV-PTV的摆位外扩边界值,提高放疗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整体挡铅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整体挡铅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使用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确诊的60例鼻咽癌患者,按组间均衡设计将其前瞻性地分为常规挡铅放疗组(A组)和整体挡铅放疗组(B组)各30例,6 MV X线照射鼻咽部,总剂量70~75.8 Gy,35~38次,摄片法制作整体挡铅保护垂体、脑干、小脑、眼球、口腔等重要器官,按RTOG和EORTC/RTOG标准观察急性期放射损伤。结果: 两组急性期放射损伤比较,整体挡铅组的口腔黏膜反应、垂体功能下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01),放射性中耳炎、视力下降、放射性咽炎和口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采用整体挡铅技术能有效保护正常组织,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且应用方便、安全、重复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形放疗靶区的计划靶体积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经扫描仪输入的CT图像,计算图像重建偏差;由5位放射治疗科医生单独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通过计算辐射线状测量差异(RLMV)值,比较与实际实施治疗计划在中心层面上的差异;分析手动多叶光栅(MLC)摆位及GTV模具制作过程,计算GTV模具误差及边缘剂量误差。结果由扫描仪输入CT图像引起的综合误差累计达1.5~2.5mm,非平行扫描误差达1~3mm;与实际实施计划GTV相比,在GTV中心层面上无一例完全吻合。结论直接通过数字化方式传输CT/MRI图像保证数据准确、不失真;确定适形放射治疗计划靶体积(GTV)应该由一组放射治疗医生共同确定;计算机控制的多叶光栅(MLC)能够避免GTV模具制作及摆位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模拟定位机对头颈肿瘤适形调强放疗进行位置校准。方法:应用模拟机对36例头颈肿瘤适形调强放疗进行位置校准后拍摄校准片,放疗前在加速器上同一体位再摄验证片1次。选择典型骨性标志作为对比参考点,模拟机校准片和加速器验证片分别与来自Pinnacle3治疗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等中心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上的位移。结果:校准片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平均误差分别为(0.72±0.57)、(0.41±0.41)、(0.86±0.65)mm;加速器验证片X轴、Y轴、Z轴平均误差分别为(0.77±0.58)、(0.49±0.44)、(0.84±0.62)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模拟机进行位置校准可以减少定位、摆位中的误差,是一种有效、便捷的位置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集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的17例中晚期鼻咽癌(T2-4N1-3M0)患者的模拟机位置验证图像,与首次计划设计的CT扫描数字重建影像(DRR)图像进行骨性参考点的偏离值比较,并采用双独立样本t检验头部、颈部摆位误差。结果头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1.08±0.62)mm,Y轴(前后)(1.18±0.92)mm,Z轴(头脚)(1.08±0.99)mm;颈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2.40±1.86)mm,Y轴(2.07±1.42)mm,Z轴(1.99±1.56)mm,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组85例,同步放化疗组78例。两组均采用加速器6MVX线常规分割放疗,每周5次,每次2Gy,先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放疗至36~38Gy,随后改为耳前野加全颈切线野或小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切线野,鼻咽部总剂量为68~70Gy/7周,颈部根治量为60~68Gy,预防量为50~55Gy,同步放化疗组于放疗第1周及第5周配合化疗,化疗方案为甲酰四氢叶酸钙200mg/m2,d1-5,氟脲嘧啶500mg/m2,d1-5,顺铂20mg/m2,d1-3。结果: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7.2%和65.9%,3年生存率、3年无瘤生存率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62.4%、50.6%与78.2%、69.2%,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43.5%、32.9%与67.9%、51.3%,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5年内局部复发和5年内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8.2%、30.6%与32.1%、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步放化疗组黏膜反应、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近期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降低转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的放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放疗科2003年4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45例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直线加速器6MV-X线外照射,照射野范围包括转移椎体上、下各一个正常椎体,位于颈段的病灶用两侧对穿照射,位于胸、腰骶部的病灶照射方式从后背单野或前后野垂直照射。照射剂量300 cGy×10次,5次/周,或200 cGy×20次,5次/周。所有病例放射治疗时辅助使用地塞米松(10mg/d)加20%甘露醇(250 m l/d)静脉滴注。放疗结束后1个月记录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价疗效。结果背痛总有效率达84.4%(38/45);运动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5.6%(34/45);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率37.5%(3/8)。结论恶性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症状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扇形束在线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获取的数据分析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在临床靶区-计划靶区外放间距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TOMO)治疗的食管癌病人,将治疗前行MVCT扫描获取的图像与模拟CT的图像进行配准,记录X(左右)、Y(头脚)、Z(腹背)和ROLL(沿横截面旋转)四个方向的误差并对其分析。结果≥ 70岁病人在X、Z和ROLL三个方位的摆位误差均大于 < 70岁病人(P < 0.01),在Y方向上两年龄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显示,X轴和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0~3 mm,Z轴方向的主要集中在3.1~6 mm;横断面旋转误差分布在区间0°~、1.1°~和2.1°~的分别为537(88.2%)、62(10.2%)和10(1.6%)。体膜固定与颈胸膜固定病人的摆位误差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Y轴方向和ROLL轴方向上采用体膜固定方式病人的摆位误差大于颈胸膜(P < 0.01)。在Y轴方向上女性摆位误差大于男性(P < 0.05),X、Z和ROLL方向不同性别间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食管各有优点与缺点,临床医生在勾画靶区外放距离时应考虑病人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年龄、性别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