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慢病、躯体功能、骨骼肌质量、脂肪等因素对老年男性衰弱患者的影响。方法 横断面分析在2021年4月-6月期间纳入的北京市社区658例≥60岁老年男性,用Fried衰弱表型(FP)诊断衰弱。采用 Charlson共病指数(CCI)评估患慢病状况。测试躯体功能并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Inbody770)骨骼肌、脂肪等体成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卡方检验,运用二元logistic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衰弱组与非衰弱组不仅在年龄、身高、体重,而且在骨骼肌质量指数、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基础代谢率、蛋白质、骨矿物质含量以及握力、步速、5次起坐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CCI较非衰弱组明显增高,其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低骨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病患者比例较高(P<0.05)。校正年龄、身高、体重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CCI(OR=1.256,95%CI 1.012~1.558,P =0.039)、低骨量(OR=2.312,95%CI 1.308~4.088,P=0.004)和5次起坐时间(OR=1.110,95%CI 1.022~1.250,P =0.013)是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CI增高,低骨量和5次起坐时间延长与衰弱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龄(>85岁)男性肌少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其下肢肌肉质量和下肢肌力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查体的87名高龄肌少症男性患者,年龄(89.5±4.4)岁,平均相对骨骼肌肉质量指数(RASMMI)为(6.04±0.62)kg/m2。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身体成分测试、握力测试、下肢肌力测试(分别测试髂腰肌、股四头肌、胫前肌及腘绳肌的最大等长肌力),并研究上述指标与活动能力测试如步速(6min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计时“起立?行走”时间测试(TUGT)、5次起坐时间测试(FTSST)和闭目单腿站立测试的相关性。结果 步速、TUGT、FTSST、闭目单腿站立时间主要与年龄(r=?0.567,P=0.018;r=0.742,P=0.001;r=0.632,P=0.007;r=?0.489,P=0.047)、下肢肌肉质量(r=0.489,P=0.045;r=?0.579,P=0.012;r=?0.641,P=0.003;r=0.476,P=0.048)和下肢脂肪含量(r=?0.517,P=0.032;r=0.513,P=0.031;r=0.528,P=0.015;r=?0.533,P=0.012)相关。步速、TUGT、FTSST、闭目单腿站立时间与髂腰肌肌力(r=0.313,P=0.000;r=?0.887,P=0.000;r=?0.666,P=0.003;r=0.515,P=0.035)和与股四头肌肌力(r=0.251,P=0.017;r=?0.775,P=0.000;r=?0.612,P=0.013;r=0.671,P=0.002)相关。结论 高龄肌少症老人的活动能力与身体成分及下肢肌力相关程度较高。脂肪含量高而下肢肌肉质量低的老年人活动能力相对差;下肢肌力高的老年人活动能力较好,尤其以股四头肌、髂腰肌肌力为代表。  相似文献   
4.
颈髓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颈髓损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 36例颈髓损伤患者于康复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康复治疗前颈髓损伤患者CD3 、CD4 、CD4 /CD8 及IgG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5 ) ,治疗后CD3 及CD4 /CD8 改善 (P <0 .0 5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较不完全性损伤更严重。结论颈髓损伤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处抑制状态 ,完全性脊髓损伤免疫功能抑制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远红外热像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定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远红外热像图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评定及疗效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行远红外热像图检查 ,用目测类比评分法 (VAS)对疼痛进行评估 ,同时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红外热像图特点。结果 康复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 ,疗效优良率为 83 .3 % ,疼痛明显减轻 (P <0 .0 5 )。患者的远红外热像图表现为 :腰骶部出现异常热区 ,呈菱形或梭形 ,可呈现为片状均匀红色 ,多以L4~ 5及L5~S1 部位较突出 ,热区范围扩大 ;异常热区中心温度多超过 3 4℃ ,与周边温度差多超过 3~ 4℃。治疗后远红外热像图改善主要表现为 :热区范围减小和异常热区中心温度降低。结论 远红外热像图能直观反映腰椎间盘突出症异常热区的分布范围 ,可作为腰间盘突出症诊断及疗效评定的功能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验Tetrax测试系统在老年人平衡功能测试中的重测信度。方法对22名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人(66~84岁),应用Tetrax测试系统测定受试者睁眼自然站立状态下的稳定性指数、姿势摆动频谱和体重分布状态。1周后同一时间由同一测试者重复测试1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两次测试的重测信度。结果平衡功能测试的各个指标ICCs=0.797~0.882(P<0.01)。结论 Tetrax平衡测试系统用于老年人平衡功能评估时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的5 mm(厚层)和1.25 mm(薄层)层厚图像在诊断支气管扩张中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在薄层MSCT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平均年龄67.42岁,在肺叶、肺段水平及支气管扩张的范围、类型上比较薄层与厚层MSCT之间的诊断差异.所用设备为64排MSCT,扫描层厚5 mm,螺距0.94,并作1.25 mm薄层重组.采用x2检验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200例薄层MS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者中,厚层MSCT仅检出其中的153例(76.5%),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00);在1200个肺叶中,薄层MSCT检出437个(36.41%)肺叶有支气管扩张,而厚层MSCT仅检出284个(23.67%)肺叶,有极显著差异(P =0.000);在3600个肺段中薄层MSCT检出682个(18.94%)肺段有支气管扩张,而厚层MSCT检出459个(12.75%)肺段,有极显著差异(P=0.000);在支气管扩张范围级别上,厚、薄层在1级范围之间有显著差异,而在2、3级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厚层MSCT漏检的支气管扩张都是柱状支气管扩张.结论 在检出局灶性、柱状支气管扩张的能力上薄层MSCT要显著高于厚层MSCT.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痰热壅肺证患者胸部CT表现特点。方法:取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证病例100例,分析其胸部螺旋CT及高分辨CT扫描表现,包括肺部病变表现的部位、特点、性质及伴随的胸部其他病变。并将中医诊察结果和CT所见进行比较。结果:100例中1例胸部CT正常,99例可见到包括9种肺部或胸膜等多种病变,包括肺部炎症、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肺部肿瘤、胸腔积液等;在59.6%的病例中都有2~3种病变共存。肺部炎症最多共72例(72.7%),其中单纯肺部炎症者仅20例(27.8%),其余52例(72.2%)均与其他肺部改变共存。肺部炎症的左右肺分布无明显差异,但位于两肺下叶者要显著多于上叶及中叶(χ2=15,P<0.01)。在中医诊察的脉象、舌诊、痰色的结果中,都与CT上的炎症表现有显著相关。结论:痰热壅肺证的CT表现以肺部炎症最多见,与中医诊察结果相关。中医诊察结果和CT表现上的这种联系,有助于提高对痰热壅肺证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成都地区农民农药使用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调查成都市农民农药使用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指导农民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PPS规则进行多阶段整群抽样,选择成都市双流、崇州、彭州、蒲江4县主要种植蔬菜水果的230位农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他们农药使用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230人;农药相关基础知识及格率40.4%;愿意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农药对人体及环境的毒副作用占79.9%;90.6%的农民购药首要考虑的问题是防治效果;采用正确配置农药浓度的45.2%;农民施药采取较完善个人防护措施的32.1%;农药包装容器使用后丢弃的占66.1%,焚烧的占30.0%,深埋的占16.5%.结论 成都地区农民农药相关基础知识匮乏,环保意识不强,配兑农药不规范,安全用药及防护意识不够.  相似文献   
10.
背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给康复治疗带来困难,如何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是临床康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探讨功能训练结合复方阿米三嗪对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康复医学科病房:对象:选择2000—02/2002—05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创伤后昏迷时间≥6h,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按家属意愿分为分复方阿米三嗪组和常规组两组各24例:方法:常规组在给予神经营养、改善血循环、脱水治疗及防治并发症的同时行康复功能训练,主要是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复方阿米三嗪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阿米三嗪片,1片/次,2次/d。观察疗程为1个月。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检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以了解缺血灶数目(局限性脑血流量减低区)。②治疗前后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满分30分,其中定向力及记忆力占16分,评分越高提示认知功能越好)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灶数目:治疗后复方阿米三嗪组与常规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但两者比较无差异[(2.00&;#177;0.68),(2.20&;#177;0.85)个1。②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治疗后两组总分比较无差异(P〉0.05),定向力及记忆力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复方阿米三嗪组得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70&;#177;2.23,5.60&;#177;1.77,P〈0.05)。结论:复方阿米三嗪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认知功能有帮助,尤其是对定向力及记忆力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