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例双侧肾细胞癌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5例双侧肾细胞癌的诊治经验,结合文献对双侧肾细胞癌的诊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5例肾细胞癌患者,经B-US、CT、MRI诊断,并行肾根治术、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结果:病理检查直径1cm以上肿瘤14处,4例10处为透明细胞癌,1例4处为颗粒细胞癌,其中3例2处,2例4处.同时发病3例,非同时发病2例(相隔6~13年).2例在检查过程及手术中有漏诊.结论:双侧肾细胞癌并非罕见,对双侧肾细胞癌患者,宜根据情况选择患侧肾根治术、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以求保留一定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3.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体检发现右肾占位病变1周入院.KUB及IVU示:右肾下极软组织肿块影.B超检查:右肾下极52mm×28mm低回声团块,外形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考虑为右肾实性占位.CT检查:右肾下极3cm×6cm大小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周边有较均匀的轻度强化,其内有不规则水样密度影,考虑为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移植肝血流灌注异常的CT灌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CT灌注成像(CTP)探讨肝移植术后肝脏血流灌注的影响因素.方法33例肝移植术后患者接受CT血管成像(CTA)及CTP检查.计算主动脉强化峰值的95%可信区间范围,排除此范围以外的病例.测量无并发症患者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最(PVP)、总肝灌注最(TL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的平均值及其95%可信区间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肝脏血流灌注情况及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29例患者纳入该研究,其中无术后并发症15例,有术后并发症14例.无术后并发症患者HAP、PVP、TLP和HPI的95%可信区间范围分别为(0.1509~0.3183)、(0.7223~1.3859)、(0.8367~1.7231)ml·min-1·ml-1和17.83%~31.63%.14例有并发症的患者中,HAP降低7例,其巾肝动脉狭窄5例、脾大3例;HAP增高2例,均为中、重度门静脉狭窄患者.PVP减低13例,其中门静脉狭窄或闭塞8例、脾肾分流4例、脂肪肝2例;TLP减低12例,全部与PVP减低有关.仅2例HAP减低患者HPI减低.结论CTP技术通过定量测量肝动脉、门静脉血流灌注,能够无创性评价各种移植肝血流灌注异常,客观评价移植肝缺血的程度和类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脂肪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s,AML)常规CT扫描时常不能检测到脂肪成分,临床上易误诊[1-2].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我们收集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少脂肪AML患者资料,总结其多层螺旋CT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报道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MRI表现,并与8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相对比。结果:肿瘤直径为2.5~8.0cm,乳头状肾细胞癌CT、MRI表现的特点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有完整的包膜。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报道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MRI表现,并与8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相对比。结果肿瘤直径为2.5~8.0cm,乳头状肾细胞癌CT、MRI表现的特点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有完整的包膜。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血管的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多层螺旋CT(MSCT)统计、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侧枝循环表现。方法收集20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MSCT上腹部检查的完整资料。结果共发现门静脉侧枝或异常血管612处:食管下段静脉曲张175处,食管旁静脉曲张49处(其中伴假肿瘤征13处),胃底静脉曲张119处,胃冠状静脉曲张105处,胃肾静脉分流34处,脾肾静脉分流15处,椎旁静脉丛曲张16处,脐静脉再通48处,副脐静脉再通22处,脐静脉、副脐静脉同时再通4处,腹壁静脉丛曲张呈蛇头征12处,门静脉海绵样变8处,门静脉右后支瘤样扩张并与下腔静脉分流4处,胃左静脉直接入肝与门静脉左支相连1处。结论MSCT可较好地显示各类门静脉高压侧枝,了解这些异常表现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避免误诊,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形态学特点、基因改变以及肿瘤起源,肾癌分为10种组织病理亚型.其中较常见的有透明细胞癌、多房性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及未归类肾癌.各亚型肾癌的预后明显不同,在CT上也有不同的表现.CT作为诊断肾癌的一种主要影像学手段,若术前能诊断肾癌的亚型,将有助于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郭宁  彭令荣 《新医学》2013,(11):787-789
目的:探讨国产钆喷酸葡胺( Gd-DTPA )联合 MRI 三维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技术( LAVA)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9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国产Gd-DTPA联合LAVA检测病灶,分析此方法的准确性及强化效果。结果529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肝癌317例、转移瘤107例、血管瘤50例、胆管细胞癌3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7例。国产Gd-DTPA联合MRI LAVA动态增强扫描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达98.7%(522/529)。正常组织及病变组织出现强化效果者占100%、99.4%。肝癌以显著强化(74.2%)、不均匀强化(73.2%)为主;转移瘤以轻度强化(81.8%)、边缘强化(41.8%)为主;血管瘤以显著强化(76.0%)、边缘强化(46.0%)为主;胆管细胞癌以轻度强化(62.5%)、边缘强化(52.5%)为主;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以显著强化(89.5%)、均匀强化(73.7%)为主。结论国产Gd-DTPA联合MRI LAVA动态增强扫描对腹部各器官增强效果理想,有助于诊断肝脏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