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一种新发明的肌张力检测系统对正常人及患有涉及肌张力变化疾病病人肘关节部位的肌张力进行检测,通过精确的量值来对肌张力的正常,增高,降低进行判断,并且把临床医生通过手法检查体会到的肌张力的变化类型如铅管样增高,齿轮样增高,折刀样增高加以验证,为临床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及康复效果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观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康复前后患者吞咽功能变化.方法脑卒中患者70例及健康成人80名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进行VFSS,比较两组误吸等VFSS异常征象的发生情况.对发现误吸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4周,训练后复查VFSS,比较训练前后吞咽异常的发生情况变化.结果对照组渗透或误吸、口腔滞留、咽腔滞留的发生率为5.0%,13.4%,25.3%.主要为轻度渗透及口咽腔滞留.研究组渗透或误吸、口腔滞留、咽腔滞留发生率为45.0%,46.5%,48.9%,主要为重度渗透或误吸,中重度口咽腔滞留.其中隐匿性误吸为10次(占总误吸的24.4%).误吸患者康复治疗后渗透或误吸发生率较康复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康复期仍较为常见,可表现为多种影像学异常.VFSS可确切诊断吞咽异常,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使患者吞咽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的恢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普遍认为,恢复速率在三个月内,特别是最初几周最快,六个月以后恢复速率减慢.其间患者有很大的心理变化过程.高龄、本体感觉丧失、冠心病、上肢功能丧失、忧郁症、合并症、尿和便失禁以及失语等是恢复的不良预测指标。治疗忧郁症,预防并发症,改善家庭环境,加强社会支持及进行科学的康复治疗对促进患者的恢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于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44例脑卒中后左侧单侧忽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2)。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动态风景视频观察训练,试验组接受动作观察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1周和训练3周后用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常规测试中的4项(短线划销、字母划销、星星划销、二分线段)进行评估,并比较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训练1周后,两组CBIT-HK常规测试4项分数大多较训练前改善(t2.712,P0.05),且试验组线段二等分百分比显著优于对照组(t=4.822,P0.001);训练3周后,两组CBIT-HK常规测试4项分数及MMSE、FMA、ADL评分均较训练前改善(t1.596,P0.05),试验组的短线划销、字母划销及线段二等分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t3.577,P0.01)。结论动作观察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单侧忽略症状。  相似文献   
5.
脑机接口(BCI)技术可以激活神经系统可塑性。记录大脑活动的技术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后者具有安全、便携和低成本的优点,但容易产生信号污染。在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目前通常采用脑电图结合机械臂的方法。临床上,BCI多与其他康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康复效果。未来需要提高BCI运动意图解码的准确性,对患者进行分层和量身定制治疗,开发混合式和便携式BCI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注意训练对非流畅性失语患者汉字加工任务中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的激活区及偏侧化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例,分别给予注意训练和认知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4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组块设计对患者汉字加工任务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训练前后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的激活区及偏侧化指数。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均为右侧额下回、双侧顶叶、双侧小脑显著激活;训练后,实验组各激活区更加显著,而对照组各激活区未见显著变化;训练前两组患者均呈右半球优势;训练后实验组呈左半球优势,而对照组仍呈右半球优势。结论在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中,右侧额下回、双侧顶叶、双侧小脑可能在知觉注意阶段对解决双重任务干扰非常重要;注意训练后激活更加显著;注意训练可能使失语症患者语义加工产生了功能重组。  相似文献   
7.
镜像运动作为一种异常运动现象,可见于脑卒中及帕金森氏病,它的存在对于康复预后有何种影响尚有争论。近年来已有人利用镜像运动的研究成果对卒中后患者进行双侧运动训练并已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8.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康复训练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康复训练效果@何静杰$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科!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0077 @张通$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科!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0077 @徐建民$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科!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0077 @张玉梅$秦皇岛市北戴河人民医院康复科!北戴河联峰路200号06610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平衡垫训练对偏瘫儿童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博爱医院偏瘫儿童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每天进行常规康复训练60min,观察组每天进行常规康复训练40min及平衡垫训练20min,共4周。训练前后分别对2组儿童采用10m步行测试(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患侧站立阶段百分比、患侧步长、步宽、动态及静态压力中心(COP)椭圆面积进行评定。结果:训练4周后,2组10MWT及动态COP椭圆面积均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UGT及静态COP椭圆面积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训练后,2组步宽均显著减小(均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侧步长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观察组患侧站立阶段百分比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衡垫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偏瘫儿童的平衡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术后失明是一种极其罕见并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脊柱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国内外的大多数报道都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关,但是其导致脊柱术后失明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仍在探寻中.由于国内对该并发症的认识不深,因此本文就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所致的脊柱术后失明的解剖基础、发病机制、诊断、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作一综述,以供广大医师在临床中重视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