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肿瘤以成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病例,以探讨有关手术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2.
背景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放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如何精确界定放疗靶区及预测放疗疗效日益受到广大医师的重视。目的探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亲肿瘤显像辅助勾画肺癌放疗靶区及预测放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36例,在放疗前行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亲肿瘤显像,并对所摄取比值行半定量分析,采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亲肿瘤显像辅助勾画肺癌放疗靶区。并根据患者放疗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比较两组早期相肿瘤/正常肺组织摄取比值(EUR)、延迟相肿瘤/正常肺组织摄取比值(DUR)及滞留指数(RI)。结果 36例患者中13例(36.1%)修改了基于CT图像的靶区,其中10例(22.8%)明确区分了肺癌组织和肺不张、3例(8.3%)排除了纵隔淋巴结转移。有效组26例,EUR为(1.95±0.56)、DUR为(1.71±0.31),均高于无效组的(1.31±0.14)、(1.12±0.11)(P0.05),两组RI比较〔(-4.19±2.01)比(-4.56±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亲肿瘤显像可以优化肺癌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在预测肺癌放疗疗效方面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1岁。因左颌后区肿物术后20 d于2012年1月10日入我院。患者于2011年11月20日无意中发现左颌后区肿物,约3 cm ×3 c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质硬,无触痛,无面麻,2011年12月9日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查腮腺区增强CT(见图1A和图1B)示,左侧腮腺深叶区域、颈鞘外侧、乳突尖下方可见等密度软组织实性占位,病变边缘不清,与腮腺深叶之间无明显分界,腮腺增强扫描见病变区域不规则强化,腮腺深叶边缘不规则不清晰凹陷,病变下方可见4枚肿大淋巴结。未见骨质破坏征象。于2011年12月20日在全麻下行“左颌后区肿物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术中打开腮腺背膜见肿物位于腮腺后部,胸锁乳突肌前缘,质硬,与胸锁乳突肌粘连,向上至乳突下方,与乳突粘连,内面与副神经、颈内静脉紧邻,向下与二腹肌后腹粘连,见颈部一肿大淋巴结,约0畅5 cm ×0.3cm 大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疗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Gy、4Gy、6Gy、8Gy和10Gy吸收剂量的6MV-X线照射HepG2细胞,照射后培养24h;以4Gy吸收剂量的6MV-X线照射HepG2细胞,照射后分别培养6h、12h、24h和48h;以未予射线照射的同步培养细胞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照射剂量及照射后不同时间点HepG2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2Gy、4Gy、6Gy、8Gy和10Gy剂量6MV-X线照射后培养24h,HepG2细胞表现为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G1期细胞百分率下降;6Gy、8Gy和10Gy剂量组HepG2细胞表现为G2/M期阻滞.4GyX线照射后培养6h,即可观察到G2/M期阻滞,阻滞峰值为正常的56倍;然后细胞被释放,再度进入细胞周期或死亡.结论:不同剂量X线照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大分割剂量组主要诱导G2/M期阻滞;4Gy剂量射线照射后,S期细胞阻滞明显,并与G2/M期阻滞同步解除,阻滞解除后启动增殖或进入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热疗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为研究对象,试 验分对照组、43℃热疗组(分别加热0.5,1,1.5h),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显示热疗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RT-PCR检测显示各热疗处理组较之对照组都有上调Bax、下调Bcl-2 mRNA表达的作用,以加热1.5h组最为显著(P<0.01).结论 热疗能显著增加HepG2细胞的凋亡率,这可能与上调Bax、下调Bcl-2 mRNA的表达促进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龙海燕  李青山  张立广  高东奇  李爱科  白璐 《医学综述》2015,(6):1136-1137,1139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胸腔灌注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MPE)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肺癌合并MPE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胸腔灌注IL-2;试验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沙利度胺,第1周以沙利度胺100 mg每晚口服,1周后可加量至每晚200 mg。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临床疗效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获益率高于对照组(80.0%比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个月和9个月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比40.0%;30.5%比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胸腔灌注IL-2治疗晚期肺癌合并MPE,患者在疾病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均有明显获益。沙利度胺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降低血清VEGF水平起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降低胆结石复发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720例行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随访满一年。术后结石复发的患者为病例组,无结石复发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收集患者病例数据、胆囊超声检查结果、患者调查问卷获取研究资料。统计学分析患者胆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BMI、油腻饮食、胆囊排空功能、家族史等。所选病例的信息均完整。结果:胆囊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胆结石病家族史、胆囊排空功能。结论:胆结石复发仍是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主要问题。胆囊排空功能、胆结石家族史是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建议此类患者应慎重考虑行保胆取石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术前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20例SPN患者术前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受检者均于注射99mTc-MIBI后10min、2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对良、恶性肺部病灶摄取比值(早期:EUR,延迟:DUR)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并分别对EUR、DUR的诊断效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最终诊断根据组织病理学确定。结果氧介入99mTc-MIB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70.0%、准确性为80.0%、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87.5%。恶性肺部病灶EUR为(2.13±0.61)[95%CI:1.69~2.57],良性肺部病灶为(1.38±0.45)(95%CI:1.06~1.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2,P=0.006)。恶性肺部病灶DUR为(2.40±0.47)(95%CI:2.07~2.74),良性肺部病灶为(1.52±0.87)(95%CI:0.90~2.1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2,P=0.012)。半定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以EUR≥1.50为界值,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80%。以DUR≥1.41为界值,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0%。结论氧介入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SPN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腺癌患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以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DAC1、VEGF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血清HDAC1、VEGF表达水平差异;分析不同特征的肺腺癌患者HDAC1、VEGF表达水平和肺腺癌患者血清中HDAC1和VEGF浓度的关系,并分析肺腺癌患者HDAC1蛋白表达水平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HDAC1水平分别为(329.56±23.83)、(568.20±35.40) 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6,P=0.000).对照组和观察组VEGF水平分别为(40.26±9.82)、(296.56±19.8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54,P=0.000).不同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和吸烟史的患者HDAC1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年龄大于60岁,临床分期Ⅲ、Ⅳ期和有吸烟史的患者HDAC1蛋白水平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腺癌患者血清中HDAC1和VEGF蛋白浓度呈正相关(r=0.526,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腺癌患者HDAC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分期.结论肺腺癌患者HDAC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同时调节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肺部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为肺部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建立一种高性价比方法。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6月45例可疑恶性肺部病灶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受检者均于注射后10 min、2 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对良、恶性肺部病灶摄取比值(早期:EUR, 延迟:DUR)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并分别对EUR、DUR的诊断效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30例原发性肺癌,15例良性肺部病灶。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肺部单发病灶诊断灵敏度96.7%、特异性73.3%、准确性88.9%、阳性预测值87.9%、阴性预测值91.7%。恶性肺部病灶EUR为2.80±2.21(95%CI:1.97,3.62),良性肺部病灶为1.56±0.71(95%CI:1.17,1.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41)。恶性肺部病灶DUR为2.93±1.86(95%CI:2.24,3.63),良性肺部病灶为1.64±0.81(95%CI:1.20,2.0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14)。半定量ROC分析显示:以早期摄取比≥1.50为界值,对应灵敏度96.7%,特异性73.3%。以延迟摄取比≥1.459为界值,灵敏度100%,特异性66.7%。结论:99Tcm-MIBI 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肺部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中小城市中低收入肺部病灶患者较为实用的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