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2篇
  3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带血管蒂筋膜瓣关节成形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颈椎颈髓损伤后外科治疗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前瞻性比较颈椎颈髓损伤患者在3d内与10~14d内进行外科干预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32名急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为早期手术组(3d内手术)和择期手术组(10~14d内手术)。分别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2年的Frankel分级和感觉、运动评分(依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的标准)。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感觉、运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Frankel分级的改善程度早期手术组明显优于择期手术组(P<0.01)。结论:急性颈椎颈髓损伤在3d内进行手术治疗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结果优于10~14d内行手术者。因此,颈椎颈髓损伤后应尽可能地早期进行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纯化人LAK细胞小分子抗菌多肽,并检测其抗肿瘤细胞株K562活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IL-2和PHA刺激培养。5%乙酸匀浆细胞获得其酸溶性提取物。应用制备性酸性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多肽,Tricine-SDS-PAGE鉴定其分子量,并运用琼脂糖弥散法,MTT法鉴定其抗菌、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人LAK细胞酸溶性提取物中纯化出一多肽,分子量为7.8kD,命名为HLP-2b,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和抗肿瘤细胞株K562活性。结论:HLP-2b可能为LAK细胞一新的抗菌抗瘤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胼骶体发育不良MRI特征的认识。方法对9例胼胝体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头部MRI检查,对胼胝休的长度,厚度及形态进行仔细观察,并且对其进行测量长度,计算出胼胝长度与脑组织前后径的比例,结果9例胼胝体发育不良的患者有1例为完全性肼胝体缺如,2例为胼胝体部分缺如,6例为胼胝体短小。结论磁共振检查是对肼胝发育不良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矢状面上能显示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6.
7.
老年前期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测504例结果分析张旗1资料和方法本组男423例,女81例,年龄50~59岁,用Acuson128xp/10m彩色电脑声像仪,线阵探头,7.0MHz,选用血管软件,依次测量颈部各动脉的内径,包括颈总动脉(距窦部1~2cm)...  相似文献   
8.
张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0,42(2):202-204+207
目的:对比内镜下橡皮圈套扎与高频电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橡皮圈套扎进行治疗。观察术中、术后的一般情况并计算手术成功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及术后1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hormone,ATCH)、皮质醇(Cortisol,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同时术前及术后2d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2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ATCH、Cor及N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相比高频电切术,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降低疼痛程度,降低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树突状细胞是初始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本研究目的是分析脐带血的细胞组成,研究加入细胞因子培养前后脐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以脐血为来源探索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并进行表型鉴定。方法:脐血12例,分离单个核细胞。在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加入细胞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培养4周。应用流式细胞仪,使用CD4、CD8、CD19、CD34、CD38、CD1a、CD11c和CDw123单克隆抗体,测定培养前及培养后1、2、3、4周脐血细胞的细胞表面抗原变化及树突状细胞情况。结果:新鲜脐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 造血干细胞0.22×108/L、CD1a 细胞0.27×108/L、CD11c 细胞5.87×108/L、CD83 细胞1.94×108/L、CDw123 细胞2.73×108/L。加入细胞因子GM-CSF、IL-3、SCF、EPO后培养1~4周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a 、CD11c 、CD83 、CDw123 树突状细胞,在培养的2~4周,脐血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此后逐渐减少。通过培养,树突状细胞数量增加达CD1a 细胞11.02×108/L、CD11c 细胞28.24×108/L、CD83 细胞10.57×108/L、CDw123 细胞18.7×108/L。结论:在培养液中加入细胞因子GM-CSF、IL-3、SCF和EPO后培养2~4周,脐血单个核细胞可分化为CD1a 、CD11c 、CD83 、CDw123 树突状细胞。这些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上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延期牙再植术后自噬水平变化,探讨自噬在延期牙再植术后炎症性牙根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只4周龄SD大鼠,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干燥30 min后植回牙槽窝,术后1、3、7、28 d取材,染色观察炎症浸润情况、牙根表面吸收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及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