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原发灶定位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估超声检查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34例PTMC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改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依据超声定位分组,分析癌灶位置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颈侧各分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Ⅱ区30.6%、Ⅲ区50.7%、Ⅳ区57.5%、Ⅴ区11.3%。癌灶位于中上极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癌灶位于下极者(89.7% vs. 75.7%,P=0.038),靠近外侧者较内侧者更易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93.7% vs. 81.4%,P=0.049)。超声检查判定Ⅱ、Ⅲ、Ⅳ、Ⅴ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43.9%、85.3%、85.7%、14.3%;特异度为91.4%、57.6%、35.1%、99.1%。超声预测Ⅲ、Ⅳ区淋巴结转移敏感度较高,Ⅱ、Ⅴ区淋巴结转移特异度较高。结论 癌灶位置与甲状腺微小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超声可为临床确定颈侧区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伴桥本病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发病率相对较低,常见于老年女性,常表现为甲状腺肿物短期内迅速增大,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道及食道的压迫症状。大多数患者伴有桥本病,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病理联系,常与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炎混淆,本文总结我院自1970年1月—2005年11月收治的15例甲状腺淋巴瘤伴桥本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用于检测仪器激发光源的LED恒流和恒功率驱动电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它们的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改进LED激发光源驱动电路精确性和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新型医疗体制改革十年以来,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学历、职称及分布等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方法以2010、2019年国家卫生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不断增长,学历水平持续提升,职称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其中,注册护士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9.21%,到2018年,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分别为36.2%、55.4%、21.0%。卫生人力资源数量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布,城市卫生人力资源优于农村。结论建议通过教育培训、政策激励、人才合理规划等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均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杀是一个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WHO估计世界自杀死亡率为14.5/10 万, 相当于每40 s就有1人自杀[1]。Phillips 等[2]曾估计中国的自杀率为23/10万, 自杀是15~34 岁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291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收集中耳分泌物进行培养,应用梅里埃VITEK MS质谱仪鉴定菌株,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 、BD Phoenix 100并结合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 结果耳脓性分泌物标本共291例,检出细菌211例,阳性率72.5%。其中革兰阳性菌株157株,检出率54.0%,占总阳性的74.4%;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68株,检出率为23.4%,占总阳性的32.2%;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检出率为21.3%,占总阳性的29.4%。检出革兰阴性杆菌42株,检出率14.4%,占总阳性的19.9%;最常见的是流感嗜血杆菌28株,检出率为9.6%,占总阳性菌株的13.3%。患儿在0~1岁、>1~3岁、>3~6岁、>6岁4个年龄段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1岁阳性检出率最高,在>3~6岁阳性检出率最低。按发生时间,患儿在各个季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季度检出率最高,第二季度检出率最低。耳分泌物来源的肺炎链球菌68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完全敏感,对红霉素完全耐药。耳分泌物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完全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青霉素均完全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34例,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4.8%。流感嗜血杆菌检出28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和环丙沙星均完全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最高。 结论石家庄地区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常用的多种药物对其敏感性较高,临床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比较手术与非手术综合治疗对于局部晚期喉癌(T3~4N0~3M0)的远期疗效,探讨晚期喉癌治疗方式的 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初诊的190例局部晚期喉癌患者经手术[全喉切除(TL)或部分喉切除(PL)]与非手术治 疗[放化疗(CRT)或同步放化疗(CCRT)]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手术组 136 例(TL 100 例,PL 36 例),非手术组 54 例 (CRT 42例,CCRT 12例),分析2组总体及各临床、病理亚组治疗后5年生存结局及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组与 非手术组 5 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 50.7%和 33.3%(Log-rank χ2=9.116,P<0.01),5 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 46.3%和22.2%(Log-rank χ2=13.927,P<0.01)。原发瘤声门上型、T4期、淋巴结转移、临床Ⅳ期喉癌手术组5年OS较 高(P<0.01)。非手术组8例T4b期患者5年内全部死亡;46例化疗有效患者5年OS为39.1%,与手术组(50.7%)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855,P>0.05);11例患者行挽救性TL,5年OS为45.5%,与手术组(50.7%)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114,P>0.05)。与手术组相比,非手术组患者死亡的风险相对增高(HR=2.580, 95%CI:1.665~3.997,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淋巴结转移、临床Ⅳ期、肿瘤复发是影响晚期喉癌OS的独立 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局部晚期喉癌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远期疗效较好;对诱导化疗有效的患者可试 行保留喉功能的非手术治疗,治疗失败者行挽救性全喉切除可能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0岁,主诉咳嗽、咳痰、胸闷1个月,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0 d,于2014年11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右颈部可触及约枣样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腹部B超正常。胸部CT(图1):左肺见一8.6 cm ×7.8 cm ×5 cm肿块影,内密度不均,CT值20~65 HU,强化不均匀;左侧胸腔积液。临床诊断:左肺恶性肿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胸腔积液。患者完善相关检查,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切除(左肺下叶)及肿物,总大小15 cm ×13.5 cm ×5.5 cm,书页状切开,距支气管断端2 cm处见一肿物,大小8 cm ×7.5 cm ×4 cm,无包膜,肿物切面灰白、灰褐色,质中,与周围肺组织界限不清楚。另送(右颈部淋巴结)灰白、灰红软组织一块,大小3 cm ×2 cm ×1.5 cm,切面灰白,质脆。镜检:肿瘤细胞丰富,间质较少,肿瘤细胞呈巢状分布,局部可见Homer -Wright 菊形团样结构(图2-A)。瘤细胞大小不一,小者呈圆形或卵圆形;大者形态不规则,染色质呈网状,细胞核深染,可见核仁,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图2-B)。免疫组化CD99(+++)(图3-A)、Vim(+++)、Syn(+++)(图3-B)、NSE(+), AE1/AE3、S-100、SMA、HMB45、TTF-1、Des、PAX -5、CD3、CD20、CD45 RO、CD79a、CEA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80%(图3-C)。病理诊断:(右颈部淋巴结及左肺肿物)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pPNET)。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成人自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者吸入过敏原致敏谱,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年份间阳性致敏原的差异,为AR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17种吸入过敏原试剂对2019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门诊且自报为AR的成人患者2 305例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年份致敏原分布情况,并对阳性率进行分析。  结果  2 305例AR患者SPT阳性率为77.09%,常合并多种过敏原致敏,对4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者1 137例(49.33%);过敏原阳性率前5位依次为粉尘螨(42.78%)、户尘螨(38.61%)、梧桐花粉(35.27%)、蒿属花粉(34.27%)、葎草花粉(31.63%);18~30岁年龄组过敏原SPT阳性检出率达峰值(91.84%),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不同性别间粉尘螨、户尘螨、油菜花、葎草花粉SP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9—2021年室内吸入过敏原粉尘螨、户尘螨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季节性吸入过敏原梧桐花粉、蒿属花粉、葎草花粉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AR患者常合并4种及以上吸入过敏原致敏;18~30岁SPT检出率达峰值;粉尘螨、户尘螨、梧桐花粉、蒿属花粉、葎草花粉是郑州地区成人自报AR患者最常见的致敏原。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破骨细胞骨吸收的速度快于成骨细胞骨形成,从而引发进行性骨质流失。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肉,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共同促进骨骼的生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多以脾肾渐虚为本,又因元气亏虚、肝气郁结、久病入络而致血行瘀滞,形成本虚标实之证。因此,笔者基于“脾虚为本、血瘀为标”思想探讨PMOP的病因病机,并凝练出“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之治则,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这一治则的合理性,并在此治则的指导下探讨治未病3个阶段的防治思路,最后对中药和针灸防治PMOP进行综述,以期扩展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