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3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更年期功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32例更年期功血病人行诊刮术后,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6个月,并测定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比较内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内膜大部分呈现萎缩性病理改变。米非司酮治疗功血,可促进绝经,纠正贫血,改善体质。  相似文献   
2.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疗法的开展,AMI住院期间病死率已下降到5%~15%[1],但高龄患者的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两年来我院共收治AMI患者148例,现分为高龄组(年龄≥70岁)与非高龄组(年龄<70岁)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高龄AMI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AMI诊断标准均符合1980年WHO制定的标准。1.2 病例选择 选自1997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住院AMI患者148例。按年龄分高龄组:年龄≥70岁,共23例,男12例,女11例,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小板活性状态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高血压组入选未服药治疗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0例(高血压1级10例,高血压2级10例),另设对照组18名,为体检健康者,测定两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用北京普利生LBY-NJ血小板聚集仪测定)和血小板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率(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 高血压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59.44±10.02)%,CD 62p阳性表达率为(2.11±1.88)%,健康对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48.89±15.26)%,CD62p阳性表达率为(0.53±0.4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56.92±7.01)%,CD62p阳性表达率(1.03±0.52)%,高血压2级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63.96±8.27)%,CD62p阳性表达率为(3.19±2.14)%,高血压2级组较高血压1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体内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标志物CD62p水平升高,提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且血压水平越高血小板活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黄芪治疗扩张性心肌病(DCM)伴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DCM伴HF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和治疗组(14例),对照组抗HF治疗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HF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黄芪治疗,两组治疗随访一年后进行比较,治疗前后观察指标:①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评定心功能分级;②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③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LVDd由(64.1±6.2)mm缩小到(61.4±7.5)mm,LVEF由(39.8±11.2)%增加到(43.3±10.7)%,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HF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黄芪治疗DCM,可明显改善DCM病人的左室重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探讨和比较冠心病患者经过成功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内支架置入术对有与无心肌梗死史的病人QT离散度(QTd)影响的程度 ,选择术前QTd≥ 60ms者 1 0 0例 ,根据有无心肌梗死病史分为两组 ,其中无心肌梗死组 62例 ,心肌梗死组 38例 ,于术前、后 72h分别做 1 2导联同步心电图进行测量QTd和计算校正QTd(QTcd)。在无心肌梗死组中 ,支架置入术后 ,QTd、QTcd明显缩短 (分别为 51± 1 9vs 72± 34ms,54± 2 4vs 81± 37ms;P <0 .0 5) ;而在心肌梗死史组中 ,术后QTd、QTcd上无显著变化 (分别为 70± 2 6vs74± 30ms ,80± 30vs82± 32ms;P >0 .0 5)。结论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显著缩短无心肌梗死史冠心病患者的QTd和QTcd ,而对有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的QTd和QTcd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同临床技能培养同样重要,本研究探讨在仿真电子化标准模拟病人检体诊断学教学中,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224名学生在采用心肺听触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化标准模拟病人系统辅助教学下,进行检体诊断学实习训练,教师课中重视沟通理念灌输及沟通能力培养,课后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电子模拟病人检体诊断学教学中的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结果:学生意识到掌握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贯穿了沟通理念的多样性训练模式贴近临床实际,提高了教学效果.结论:在检体诊断学的实习教学中,必须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将来在临床工作中有能力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病理性疼痛主要包括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炎性痛、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和恶性肿瘤引起的癌痛三大类。近年来,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临床上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70 %左右的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 ,房颤也是心脏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半数以上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伴有房颤 ,早期可表现为阵发性房颤或心房扑动(房扑 ) ,若二尖瓣狭窄未纠治最终转为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本文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前后房颤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5 0例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男性 4 1例 ,女性 10 9例 ,男女比为 1∶2 7,年龄 14~6 8岁 ,平均年龄 4 2 7岁 ;有风湿性心脏病史 1个月~ 4 1年 …  相似文献   
9.
目的 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3级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降压治疗,其中117例完成实验。治疗期间每周测肱动脉血压1次。同时在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进行ABPM监测,分别记录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杓形血压百分比、晨峰血压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口服左旋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联合降压治疗过程中,患者肱动脉血压平稳下降,降压治疗8周后,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明显改善(P<0.01),杓形血压所占比例增高(P<0.05),晨峰高血压所占比例明显降低(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3级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可以平稳降压、恢复血压的昼夜节律,有效控制晨峰高血压,而且不良反应少,为理想的联合降压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沉默HOXA13基因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与QGY-7703恶性表型的影响,为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构建HOXA13基因的干扰重组质粒plent-U6-GFP/si-HOXA13,将其稳定转染至HepG2与QGY-7703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干扰效果;以HOXA13基因沉默细胞为实验组,以转染空质粒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细胞倍增时间测定、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等分析HOXA13基因沉默后HepG2与QGY-7703细胞生长速度、细胞倍增时间、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周期等的改变。结果:MTT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其细胞周期也发生改变,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对照组HepG2和QGY-7703细胞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4.59±0.27)和(4.93±0.17) h,实验组HepG2和QGY-7703细胞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6.02±0.86)和(6.43±0.66) h,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epG2和QGY-7703细胞平均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264.00±12.62)和(269.00±4.55)个,实验组HepG2和QGY-7703细胞平均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分别为(165.00±10.61)和(215.00±4.43)个,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OXA13基因可以使肝癌细胞HepG2与QGY-7703的增殖加快、克隆形成能力增强、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可以成为肝癌诊断和治疗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