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交通事故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英德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9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开颅手术241例,左侧开颅91例、右侧开颅131例。双侧开颅19例;其中去骨瓣减压132例。结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109例,中残57例,重残26例,植物生存21例,死亡81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复合伤及合并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Focus 超声刀(UHS)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旁腺(parathyroid,PT)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 Focus UHS 手术,对比分析2组 Ca2+、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及手术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的 Ca2+和 PTH 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 Focus UHS 效果较好,可稳定 Ca2+与 PTH 水平,有效保护 PT,避免PT 功能减退,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瞳孔散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瞳孔散大病例按手术时间随机平分为2组,治疗组在发病到手术时间〈6h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发病到手术时间〉6h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残疾率与死亡率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瞳孔散大患者救治关键是争取时间进行手术治疗,加强术后护理,从而挽救更多重危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外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2016年期间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例60例。结果 60例均获得病理结果,51例(85.0%)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并发气胸7例,发生率为11.7%,无咯血病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及相对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取活体组织时定位准确,创口小,活检成功率高,更适用于肺外周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8月,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3天行腰大池引流术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残疾率与死亡率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术后行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可以有效地提高GOS评定效果,控制颅内压在正常范围内,对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45例均匀一致低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单孔钻颅方法,血肿腔不予冲洗;21例混杂密度影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双孔钻颅方法,仅5例因引流欠通畅而予血肿腔冲洗.其余病例血肿腔亦不予以冲洗。结果本组66例全部治愈。13例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平均随访3.5个月.4例积液消失,9例减少或未增加。结论单孔或双孔血肿引流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可根据CT影像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实施爪形肋骨接骨板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为Ⅰ组,采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另34例患者为Ⅱ组,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Ⅰ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Ⅱ组患者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64%低于Ⅱ组患者的44.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取爪形肋骨接骨板手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势,更是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