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神经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了18例经MRI检查并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视神经肿瘤的病例。结果:视神经脑膜瘤8例,表现为视神经增粗1例,梭形肿块5例,软组织肿块2例。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视神经胶质瘤6例,表现为视神经梭形增粗2例,椭圆形肿块4例,MR 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视神经转移瘤4例,3例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累及视神经,MRI表现为眼球内病变侵犯视神经和视交叉,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1例为乳腺癌转移至视神经,MRI表现为视神经椭圆形增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结论:MRI是检查和诊断视神经肿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对大多数病变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搜集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病人60例,运用造影跟踪技术扫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容积重建,MPR.MCP.MIP重建。结果 60例病人中发现动脉瘤65个,其中1例3个动脉瘤,3例2个动脉瘤,CTA所见动脉瘤大小、数目、载瘤动脉、瘤体朝向、瘤颈与手术所见或DSA完全相符。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很好的显示颅内动脉瘤,是诊断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套管针在CT导引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名孤立性肺结节男性患者(A组),在套管针辅助下行穿刺活检,另选取15名对照组患者(B组),穿刺中不使用套管针。两组所取组织均行组织学检查,并以术后病理及临床和影像追踪结果为最终诊断,计算两组穿刺活检的阳性率、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穿刺次数20次,病理结果阳性率93.3%(14/15),穿刺成功率100%(15/15),并发症:气胸3例(20%),出血5例(33.3%),咯血1例(6.7%)。B组穿刺次数36次,病理结果阳性率80%(12/15),穿刺成功率86.7%(13/15),并发症:气胸6例(40%),出血9例(60%),咯血2例(13.3%)。结论套管针辅助下行肺穿刺活检,穿刺次数明显减少,病理阳性率及穿刺成功率升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套管针在CT导引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中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梅花针治疗斑秃5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斑秃为皮肤科临床常见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近几年用中医传统的梅花针治疗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双源CT在左心室室壁瘤中的作用,并确定室壁瘤壁早期灌注的表现.方法对我院进行冠状动脉双源CT成像并确诊的16例左心室室壁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剖型室壁瘤12例,功能性室壁瘤4例.左心室前壁3例;心尖部11例,其中有附壁血栓1例;下壁2例.内膜下条形灌装减低13例,灌装正常3例.结论双源CT能准确显示室壁瘤类型、部位及大小,并对瘤壁的早期灌注作出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肝癌动脉的显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肝癌动脉的显示价值。方法:173例肝癌患者中,男131例,女42例;年龄33~82岁。采用多层螺旋CT机进行增强扫描。将动脉期图像数据以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等模式对血管进行显示分析。曲面重组和曲面最大密度投影技术也被应用。结果:在评价肝动脉解剖识别方面,容积再现技术和最大密度投影显著优于多平面重建(P〈0.001),且容积再现技术优于最大密度投影(P〈0.001)。在评价肿瘤病灶供血动脉方面,最大密度投影显著优于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技术(P〈0.001),且容积再现技术优于多平面重建(P〈0.05)。在评价肿瘤血管的连续性和血管形态方面,MIP优于VRT(P〈0.001);MIP优于MPR(P〈0.001);VRT优于MPR(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对肝癌供血动脉的评价方法。MIP为评价肝脏血管的最佳模式,有助于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临床上磨除前床突后形成床突间隙提供显微解剖学数据。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0例(20侧)成人尸头的前床突及床突间隙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结果 (1)前床突是锥形骨性结构,其长、宽、厚分别为(9.39±1.23)mm、(12.25±2.40)mm、(5.29±1.21)mm。(2)床突间隙为磨除前床突后形成的锥形空间,间隙基底部上、下、内、外侧边长度分别为(9.32±1.18)mm、(5.32±1.18)mm、(7.70±1.31)mm、(11.18±2.51)mm,间隙高为(10.05±1.40)±。床突间隙可以提供0.8-1.0cm^3的显露空间。(3)颈内动脉床突段位于颈内动脉上、下环之间,直径为(4.23±0.59)mm,长度为(2.84±1.06)mm。(4)前床突气化率为2/20。(5)Ⅱ、Ⅲ、Ⅳ、Ⅴ1、Ⅵ脑神经、颈内动脉床突段、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紧贴前床突走行,其间隔以相应的硬膜层。结论 床突间隙增加了手术操作空间。颈内动脉床突段为海绵窦内结构。形成床突间隙时,注意对前床突毗邻结构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出血的影像诊断中,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临床及影像资料对58例面积较大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后续跟踪,对磁共振SWI序列显示梗死后继发出血的患者行CT扫描,并对两者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8例脑梗死患者中,磁共振SWI检查显示10例有出血表现,部分出血信号持续数周,CT检查显示5例有出血表现,3例1d后显示出血表现。结论对于脑梗死后继发出血的影像诊断,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明显优于CT,可及早显示梗死灶内出血及微出血,并可显示不同时期出血。SWI是诊断脑梗死后继发出血的可靠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临床风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窒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单胎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将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并按照1:2比例抽取患儿母亲相邻住院号产妇分娩的非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及母亲的临床资料,分析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源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以来行双源CT扫描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病例90例,均有常规容积薄层平扫,所有数据在后台工作站后处理软件进行MPR、CPR、SSD、VR及MIP等三维重建。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重建出输尿管三维图像,CPR显示结石梗阻部位、扩张输尿管形态效果最佳。结论采用适当的扫描方法和重建方法,双源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对显示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有显著的优势,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