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将2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进行离体组织孵育,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孵育液中泌乳素(PRL)含量;同时应用ABC免疫酶标记法确定异位和在位内膜分泌PRL的部位,结果异位和在位内膜离体组织经0~24h孵育,孵育液中PRL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继续孵育至48h,PRL含量不再增加。但异位内膜分泌PRL的活性低于自身在位内膜。免疫组化PRL检测,异位和在位内膜分别有4和6例呈PRL阳性反应。组织学对照现察,内膜成熟上皮细胞数及前蜕膜细胞数越多者,其相应孵育液中PRL含量越高,免疫组化PRL阳性反应也越强。提示异位内膜PRL分泌特点与其自身在位内膜不完全相同,可能与病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妇科常见病,除了既往认为的免疫、激素、遗传等因素与之相关外,近年动物实验及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环境毒素二噁英亦可能与之发病相关,但其潜在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致病。该文综述二噁英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有关依据和可能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蛋白表达量、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74例EMs患者和68例对照者的血清及腹腔液中IL-1ra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138例EMs及100例对照者的IL-1ra基因。结果EMs组血清中IL-1ra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EMs组和对照组腹腔液中IL-1ra水平中位值分别为102.64和175.18pg/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Ⅲ~Ⅳ期EMs腹腔液中IL-1ra水平低于Ⅰ~Ⅱ期EMs组,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ra基因型A1/A1、A1/A2、A1/A4、A2/A2在EMs患者与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4.1%、12.3%、2.9%、0.7%和95%、4%、1%、0%,两组比较P<0.05;A1、A2、A4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别为91.7%、6.9%、1.4%和97.5%、2%、0.5%,具显著性差异(P<0.05)。A1/A2基因型个体患EMs的危险性是野生型A1/A1纯合子的3.48倍(95%CI:1.13~10.69),携带A2等位基因者患EMs的危险性是携带A1等位基因者的3.66倍(95%CI:1.23~10.94)。结论IL-1ra的蛋白水平在EMs患者尤其是Ⅲ~Ⅳ期EMs者的腹腔液中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提示IL-1ra可能参与EMs的发病过程,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且IL-1ra基因的A2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妇女患EMs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之一, 常导致患者生殖功能及卵巢储备功能降低, 因此, 在内异症诊治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生育力, 改善生殖功能。依据患者年龄、内异症病变范围、内异症生育指数、卵巢储备功能及患者意愿等因素综合制定治疗策略;术前做好评估, 术后积极备孕或辅助生殖技术;对于无生育需求者, 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症状, 控制病情进展, 做好长期管理。对于一些病情严重或复发的内异症患者, 可在术前进行生育力保存。  相似文献   
6.
邓琳  陈正云  林俊  张信美 《浙江医学》2005,27(7):514-515
在子宫发育过程中两侧苗勒管侧方融合异常可形成纵隔子宫、双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畸形,在胚胎发育的第10~12周双侧苗勒管合并后若纵隔未能吸收或未完全吸收则形成纵隔子宫,发生率约为0.9/万~1200/万,占先天性子宫畸形的80.00%~90.00%。由于纵隔子宫易导致不孕、反复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妊娠结局,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纵隔子宫的诊断和治疗仍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对1999年4月至2003年6月所诊治的53例纵隔子宫病例的l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纵隔子宫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指任何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发生在腹膜下浸润深度超过5mm的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病灶主要分布在子宫直肠陷凹(CDS),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包括痛经、性交痛、大便疼痛和慢性盆腔疼痛等)主要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DIE的诊断主要依靠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DIE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妇科内窥镜技术的进展以及妇科临床医师对DIE的深入研究,腹腔镜下手术DIE病灶切除目前在国内逐渐开展,为此,本文探讨近年来DIE的诊治概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3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息肉(endom etrial polyp,EP)是一种子宫内膜基底层过度增生性病变。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发病率为25%[1],好发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现将我院近6年来经病理确诊的围绝经期EP患者361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手术经病理确诊的EP 361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妇科常见病。其主要症状是盆腔疼痛,但其机制至今仍然不清。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通过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促使神经细胞增殖、分化,在诱导神经肽的表达和释放的同时增加感觉神经元的数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及痛觉过敏起重要作用。就NGF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做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