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214例术后重症病人监测治疗资料分析: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急性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见于心肺及代谢内分泌系统并存疾病、严重创伤、各类重症休克及晚期期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2.
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找减少或消除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 45例 (A组 )食管癌患者 ,在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时 ,一期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 (第 8胸椎水平以下 ) ;另 92例 (B组 )作对照组 ,仅做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乳糜胸发生率 (A :1/ 45 ;B :9/ 92 ,P =0 0 3)、术后 48h胸腔引流量〔第 1个 2 4h :A :(2 5 4 33± 45 15 )ml,B :(4 93 6 1± 76 6 7)ml;第 2个 2 4h :A :(141 11± 2 5 5 3)ml,B :(32 3 39± 5 8 17)ml;P <0 0 5 )〕、3天内拨管率 (A :94 78% ;B :6 2 2 1% ,P =0 0 0 1)、并发症 (A :3/ 45 ,B :0 / 92 ,P =0 0 34)以及随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A :0 / 45 ,B :9/ 92 ,P =0 0 3)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可明显减少甚至消除食管癌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是目前食管外科研究热点,包括颈部吻合及胸内吻合.胸内吻合正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有研究显示其在技术上是安全有效的,特别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如喉返神经损伤、肺部感染及吻合口漏等的发生率[1].然而镜下消化道重建仍面临许多挑战,尽管目前有Orvil装置[2-3]和Endo-Stitch[1,4]等器械,但费用昂贵.我们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采用镜下荷包缝合技术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胸内吻合术治疗37例中下段食管癌,总结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寻求经左胸气管隆凸肿瘤切除重建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右侧卧位,经左第5肋间进胸,先切开纵隔胸膜(上至气管隆凸下,下至膈肌上)完全松解左右下肺韧带,在主动脉弓下充分游离气管隆凸部气管;根据左侧主支气管肿瘤远心端健康主支气管的管径(本例为Φ0.6cm),选择制作一个气管插管,距离左侧主支气管肿瘤0.5cm以远部位切断左主支气管,插入6.0气管插管,固定好该气管插管,从手术切口伸出接第二麻醉机进行左#肺通气;观察患者在SaO2>97%情况下,再在右主支气管和主气管需要做切除线以远2.0cm处左右各缝一针7#丝线先做牵引用,术后同侧线再相互打结做右主支气管-主气管端-端吻合口减张用;麻醉师小心将第一麻醉气管插管向外拔出4.0~5.0cm,随后立即切除气管隆凸(含肿瘤),范围:肿瘤上主气管1.0cm,右侧主支气管距肿瘤0.5cm;予3-0PROLENE线连续做右主支气管-主气管端-端吻合(先连续缝合后壁8~10针,一同收紧,针距0.2~0.3cm);恢复第一麻醉机右肺通气;再在主气管距离该端-端吻合口上1.0cm处主气管壁上,用尖刀片开一直径0.6~0.7cm的小孔,撤除第二麻醉机气管插管,用3-0PROLENE线行左主支气管-主气管端-侧吻合(方法同上);胸腔注水检查两吻合口不漏气;再将第一麻醉插管插回到满意的位置;放置两侧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胸外科同一治疗组医师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完成的90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留置和未留置胃管患者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管重置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留置胃管组相比,未留置胃管组患者咽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4.4%(20/45)比100%(45/45),P<0.01],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中位2 d比9 d)、术后排气时间(中位3 d比6 d)及术后住院时间(中位7 d比12 d)均明显缩短(均P<0.01);而两组术后呕吐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食管癌术后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是安全的,可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7月291例行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食管上段者20例,中段239例,下段者32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颈部吻合(McKeown术)230例;胸腹腔镜联合右胸内吻合(微创Ivor Lewis术)61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55例(Ⅰ a期28例、Ⅰ b期27例),Ⅱ期109例,Ⅲ期69例(Ⅲa期36例、Ⅲb期33例),Ⅳ期58例.结果 除4例中转手术(1.4%)外,其余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瘘13例(4.5%),吻合口狭窄5例(1.7%),肺部感染54例(18.6%)、7例并发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4例死亡(1.4%),心律失常8例(2.7%),乳糜胸9例(3.1%)、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33例(11.3%).随访1 ~ 32个月,274例成功随访(94.1%);42例死亡.随访中8例肝转移,10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肺转移,3例骨转移,1例脑转移,余者生存.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其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腔镜外科技术经验的积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蝮蛇抗栓酶,肝素在治疗心绞痛方面取得一定疗效,引起人们的重视。自1989~1991年,我们用蝮蛇抗栓酶、肝素,东莨蓉碱序贯治疗了43例用上述方法治疗无效的绞痛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均按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确诊为心绞痛型冠心病。 一般资料:本组43例:年龄46~70岁,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实习的102名实习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名。观察组采取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结合Seminar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教学。比较两组带教效果及学生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86.3±5.7)分]和实践考核成绩[(85.3±6.1)分]均优于对照组[(80.9±6.3)、(81.1±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90.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教学法联合Seminar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腔镜和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非腔镜辅助Nuss手术(A组)与24例腔镜辅助Nuss手术(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术式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和手术效果.结果 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患者的麻醉诱导至插管完成时间及手术时间[(10.5±1.2) min、(4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癌4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2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上段癌3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癌6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部分切除,空肠食管吻合术6例;食管胃部分切除,弓下食管胃吻合3例;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12例.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随访20例患者中,4例术后第3年死于心脑血管意外,存活的16例患者饮食基本正常.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癌、贲门癌及食管癌患者若全身情况许可,无远处转移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应根据患者首次手术切除情况及术者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