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及 EL ISA阴阳性献血员检测标本 ,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剂试验 (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从而得到各种试剂的检测假阴性和假阳性率。结果 在 2 8份阳性和 2 2份阴性标本的检测中 ,EL ISA试剂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明显低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和 TRUST试剂 (P<0 .0 1)。结论  EL IS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中具有临床价值 ,并可替代 TRUST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口服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克洛在治疗单纯性淋病中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138例单纯性淋病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A组用左旋氧氟沙星 2 0 0mg ,2次 /d ,共 1周 ;B组用头孢克洛 0 5 g ,3次 /d ,共 1周 ;C组用头孢曲松 2 5 0mg ,单剂量肌注。 结果 A、B、C三组痊愈率分别为 85 94 %、83 33%、87 5 0 % ,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B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A、C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 13%、15 6 3%。C组与A组或B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口服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克洛治疗单纯性淋病疗效满意、服药方便、安全 ,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关系。方法对122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HBV-DNA荧光定量PCR分析,HBVM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血清HBV-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DNA水平变化。结论HbeAg水平与HBV-DNA有明显的相关,抗-Hbc、抗HBc阳性者病毒未完全停止复制,只是复制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
血气酸碱分析是临床上判断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的重要手段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抢救、监护和各种大型手术中。酸碱失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 ,其正确判断常常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近年来 ,笔者应用血气分析判断图 ,结合血气分析检测实践 ,对本院 12 4例血气分析结果作出了较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增高 ,且呈复杂化趋势 ,如果治疗不彻底 ,可引起宫颈炎、附件炎、前列腺炎等并发症[1] 。在泌尿生殖道发现的支原体有 5种 ,其中解脲支原体 (U .urealyticum ,Uu)和人型支原体 (M .hsminis,Mh)最常见。我院于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对 2 3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进行了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念珠菌 (Candi da ,Cd)、淋病奈瑟菌 (GN)和普通细菌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人均来自我院性病门诊 ,平均年龄2 6 4 (12~ 5 8)岁 ,男 …  相似文献   
6.
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菌群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菌群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采取易行实用的预防对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从2000年5月—2003年5月因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而分离出的193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分离出19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18株(61.1%),革兰阳性球菌49株(25.3%),真菌26株(13.5%)。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5.8%)、白念珠菌(10.9%)、粪肠球菌(9.3%)、肺炎克雷伯菌(8.3%)、铜绿假单胞菌(5.7%)和表皮葡萄球菌(5.7%)。药敏试验结果提示除真菌外的大多数病原菌出现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派酮一舒巴坦、头孢西丁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16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酶率23.2%。结论: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其次为白念珠菌、粪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合理使用各种侵袭性诊疗技术及抗生素对有效控制泌尿系感染和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血清IL-6的ELISA测定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清IL-6水平检测。结果: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IL-6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IL-6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测定可用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急性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 10 2例急性甲、乙、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CD8、及CD4/CD8,并检测了 2 9例急性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 ,10 2例急性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3 、CD4、CD4/CD8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 <0 . 0 5 ) ,而各型肝炎的CD8均显著增高 (P <0 . 0 1) ;2 9例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7例治疗效果差者 ,其CD4、CD4/CD8处于低水平而CD8始终处于高水平 (P >0 . 0 5 ) ,另 2 2例治疗效果较好者 ,各亚群指标均接近或恢复正常水平 (P <0 .0 5 )。结论 :急性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是以CD4、CD4/CD8的降低 ,特别是CD8的显著增高为其特征 ,各亚群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疾病的疗效及预后。治疗时 ,应注意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可波动的误差参照标准的应用程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临床实验室的不同误差条件和控制物本身的误差变异(CV)所致不同质控性能(即误差检出概率和假失控概率)的后果以及与各室存在质控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开发并研究和应用△SEc=CCV/CV的技术,结果不仅能建立以实验室CV为可波动的误差参照标准,形成该室的控制物运用依据;同时又能通过IQC的CV与EQA的CCV(总体允许误差变异选定值)的量化关系,提高生化控制临界系统误差(或不精密度)的过程能力(△SEc),达到高质量和高产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