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证实为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脑出血急性期后并发肺栓塞的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诱因包括严重瘫痪(肌力0~Ⅲ级)6例,肥胖、吸烟各5例,高龄3例,肺部感染、恶性肿瘤各2例。肺栓塞发病时间发生脑出血在5d1例,7~14d5例,16d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6例,不明原因烦躁4例,胸痛、咳嗽、心悸各3例,心率加快6例,呼吸频率加快、血压下降各5例,肝肿大4例;血D-二聚体增高6例;CT肺血管造影提示肺栓塞7例,B超检查下肢提示静脉血栓形成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4例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予低分子肝素钠针4250U1次/d皮下注射7~14d。后改用华法林规范抗凝治疗3~6个月,肺栓塞症状缓解。结论脑出血后肺栓塞多发生在起病后1~2周内,严重瘫痪、肥胖、高龄及吸烟是肺栓塞最常见的诱因。呼吸困难、不明原因的烦躁及胸痛、咳嗽、心悸是最常见的症状。早期积极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也称震颤麻痹,是由于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变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导致纹状体内乙酰胆碱-多巴胺两种递质失衡而致病。它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缓慢、肌强直、表情减少,但合并症多,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本院自2001年3月~2006年10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CVR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屏气试验检测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屏气指数(BHI),以及脑梗死患者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BHI变化。结果脑梗死组患侧BHI明显低于健侧和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后脑梗死患者的BHI升高。结论脑梗死患者CVR受损,他汀类药物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是全世界范围的常见病、高发病,致残率、死亡率高。引起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T2DM)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于T2DM患者脑梗死发生的预测及预防缺乏有力依据和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DMCI)及非糖尿病非脑梗死患者(NDMNCI)分别行颈动脉B超检查及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测定,以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因素与T2DM及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分水岭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尤瑞克林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调控血压、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脑细胞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 PNA微泵静注每日1次。治疗前后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并观察90天改良Rankin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90天预后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亚急性海绵状脑病(CJ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8例CJD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确诊病例3例,很可能病例5例.脑电图检查均发现同期波,分别为尖波、棘波和棘-慢波,周期为1~2s.结论 对有进行性痴呆、肌阵挛等症状的疑诊CJD患者,尽早反复查作脑电图检查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典理论认为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皮质受到抑制[1],但功能影像学证实PD患者皮质兴奋性增加.该研究通过经颅磁刺激(TMS)检测PD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以探讨其运动皮质兴奋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8例GBS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和4例其他疾病误诊为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误诊过程。结果老年GBS发病率低,基础病、并发症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漏诊。结论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科专科体检、及时行肌电图、脑脊液检查和缜密分析可提高老年GBS患者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主要通过经颅磁刺激(TMS)检测帕金森氏病 (PD) 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总结PD患者的MEP特点,探讨PD患者的运动皮质兴奋性。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2-79岁,平均(62.3±16.7)岁。通过TMS检测左右两侧MEP,作左右侧比较。选取2007年5月-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的PD患者共21例(B组),均症状左右不对称,男12例,女9例,年龄46-80岁,平均(63.3±16.7)岁,按症状轻重程度比较MEP,且将PD组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左右侧MEP参数无显著差异。P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静息运动阈值(RMT)降低,波幅(Amp)升高,皮质潜伏期(CL)缩短,有显著差异,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改变无显著差异。PD症状重侧与轻侧相比较,重侧的RMT更低,有显著差异,AMP、CL、CMCT改变无显著差异。结论: PD患者的运动皮质兴奋性增高,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利用PD患者的MEP特点有助于辅助诊断,有助于评估症状严重程度,以RMT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