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男,42岁.持续性上腹疼痛,进食后加重3个月余,体重减轻15 kg.自服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近2个月来,症状加重不能入睡.外院CT示肠系膜根部、椎前间隙、大血管旁多发性异常病变.发病前半年因"腰椎间盘突出"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3个月前在该院行"阑尾切除术".体查:右下腹见长5 cm手术瘢痕,上腹部见触之有微痛、质韧、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活动度差的3 cm ×3 cm多个、有压痛、反跳痛的结节.血液及血清免疫学检查除中性粒细胞稍高外,余无异常.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见0.5%幼稚淋巴样细胞.X线:胃肠多积气,部分小肠积气扩张,见大小不等液平面.电子结肠纤维镜:回盲瓣菜花样肿物突入肠腔约2 cm×2 cm,表面溃烂,质硬,易出血,肠管狭窄;活检病理为"弥漫大B淋巴瘤".手术见:回盲部灰粉色8 cm×6 cm包块,肠系膜融合性灰粉色结节约5.5 cm×4 cm×3 cm,行部分回肠 升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疏肝养胃通脉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后DNA拓扑异构酶Ⅱ表达和细胞增殖指数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174例不同病理亚型CAG患者进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和细胞增殖指数PCNA检测.结果 观察组(n=106)和对照组(n=68)随着萎缩、异型增生、化生和HP感染加重,TopoⅡ和PCNA表达均数治疗前逐渐增大,治疗后则相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除萎缩程度外,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疏肝养胃通脉冲剂能抑杀HP,对CAG特别是伴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者能下调TopoⅡ和PCNA表达,对CAG的治疗和预防其癌变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疏肝养胃通脉冲剂治疗与胃癌DNA错配基因hMSH2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疏肝养胃通脉冲剂治疗的106例CAG黏膜组织和63例胃癌组织进行hMSH2基因蛋白检测。结果治疗前,CAG随着萎缩、化生、异型增生和Hp感染的加重hMSH2基因蛋白逐渐增高,在不同异型增生、Hp感染以及有无化生间细胞质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除重度异型增生和Hp感染外,与胃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hMSH2基因蛋白明显下调,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除重度化生细胞核组外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与胃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SH2基因与异型增生和Hp感染有关并参与胃癌的发生。疏肝养胃通脉冲剂有抑杀Hp,逆转化生和异型增生,改善CAG临床症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和胃癌的预防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养胃通脉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后P16、P53和Rb蛋白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106例不同病理亚型CAG患者进行P16、P53和Rb蛋白检测。结果P16蛋白随胃癌前病变的萎缩、化生、异型增生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严重程度增加而减弱,而P53和Rb蛋白相反;治疗后,上调P16蛋白,下调P53和Rb蛋白且治疗前后比较除非Hp感染组的Rb蛋白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疏肝养胃通脉冲剂能抑杀Hp,修复损伤的P16、P53、Rb蛋白和胃黏膜上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CAG的治疗和预防癌变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标本中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6例CAG进行TopoⅡ和PCNA染色,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TopoⅡ阳性表达与胃黏膜HP感染、异型增生间有关,而与胃黏膜萎缩和化生程度无明显相关;PCNA阳性表达随胃黏膜萎缩、化生、异型增生和HP感染程度加重而增强,但除轻度异型增生与无增生者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增生CAG中TopoⅡ和HP检测较PCNA有意义,利于CAG异型增生监测和预防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