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而又很难控制的病原菌。我们对近5年我院呼吸内科、老年病房、五官科、神经内科及颅脑外科等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主要指呼吸道感染)情况、PA感染的易感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鼻内法鼻泪管逆行切除术的切除器制备、应用器械、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并应用本法治疗慢性泪囊炎106例113眼,术后随访1 ̄5年,痊愈93.8%,无效6.2%。  相似文献   
4.
朱灿宏  庄志  李蓉  邹宏才  周冰 《江苏医药》2007,33(4):427-428
老年病人由于自身的特点,各脏器功能减退,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自身调节功能下降,加上基础疾病多.住院期间易发生院内感染,预后差,病死率高.我们对1998年1月~2004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260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耐药性进行分析,以便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直视下单纯胆囊切除术119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术后切口美观和住院时间短等特点。2006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119例行腹腔镜直视下单纯胆囊切除术,作者对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0月间,随机选取腹腔镜直视下胆囊切除术119例,男55例,女64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82岁,平均45岁。其中胆囊结石51例,胆囊息肉44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5例,萎缩性胆囊炎9例。其中合并慢性病者50例,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19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例,前列腺增生5例,肥胖11例。本组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直视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和护弹。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2002年1月-2008年6月,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5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雾化吸入配合负压置换法治疗慢性鼻窦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我们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配合负压置换法治疗慢性鼻窦炎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避孕环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6例(39眼)。通过长期随访,治疗效果满意。28眼(71.8%)痊愈,6眼(15.4%》显效,4眼(10.3%)有效,1眼(2.5%)无效。作者介绍了这种操作方法,认为对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综合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6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病人的听力损失可在3d以内发生,常伴有耳鸣及眩晕,病人除第8对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提取物对损伤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及脂多糖(LPS)损伤后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胚胎大鼠中脑原代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中脑神经细胞,培养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PP+组、MPP++EGB761组、MPP++LPS组、MPP++EGB761+LPS组;给予MPP+、EGB761和LPS进行配组干预,然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微量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法(FITC),比较各组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了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同时硝酸还原法检测培养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表达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细胞生长旺盛,轴突延长明显;MPP++EGB761+LPS组:细胞生长受抑制,轴突较短MPP+组、MPP++LPS组细胞数量少,仅少数细胞稍有突起,大多数细胞无轴突。MTT法测得细胞吸光度值(A值)、免疫荧光TH阳性细胞表达及培养细胞NO的表达: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NO含量与MPP++EGB761+LPS组、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EGB761+LPS组NO含量与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与MPP++LP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LPS可加重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小胶质的活化及其释放的NO有可能参与该细胞凋亡过程。EGB761对损伤后的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的活化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