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临床最常见的儿童下肢畸形,过去认为该病是先天性疾病,并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本病除先天因素外,后天因素也起重要作用,是一种动态发育异常。其中女孩的发病率约占80%,双侧髋脱位占其发病率的25%左右。手术方式通常为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股骨转子下截骨矫形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案上肢手术喙突下臂丛麻醉的效果。方法:喙突下臂丛麻醉患者64例,随机分为3组,3种方案给药,方案①20例1%利多卡因30ml;方案②24例1%利多卡因20ml+0.25%布比卡因10ml;方案③20例1%利多卡因10ml+0.25%布比卡因20ml。测定麻醉起效时间、完善时间、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程度。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组麻醉结果,优良率皆达100%,起效时间、完善时间方案②及③皆长于方案①;持续时间方案②及③皆较方案①明显延长,各为其2.8倍及5倍,3组皆无不良反应。结论:3种方案皆安全有效。方案①麻醉起效快、短;方案②及③起效稍慢但持久。为临床不同时间手术选择不同给药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32岁。因右前臂尺桡骨骨折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未用术前药,颈部及心肺无异常发现,用65号注射针头行右侧肌间沟穿刺,针尖向后向下,当进针约15cm时患者右上肢均有异感放射至手指,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固定针头,注入混合液20ml,(05%布比卡因10ml,1%利多卡因10ml)约10min后,整个上肢阻滞完善,并出现明显霍纳氏症,15min后手术开始,约17min测平面右侧为C3~T4,左侧为C4~T4水平,并双上肢麻木,不能抬举,病人神志清楚,但讲话无力,只见病人双唇煽动而无声音,腹式呼吸,鼻塞,咳痰困难,…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3岁,左手食指完全离断,术前用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行常规肌间沟局麻,5分钟后突然失语,面色苍白、全身痛觉消失及四肢弛缓,意识清楚,血压、脉搏、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内。立即静注安定、地塞米松、吸氧。症状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双向注药法在腰椎间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Ⅱ组一点穿刺双向注药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上、下界感觉阻滞平面、麻醉效果及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上界感觉阻滞平面、改Bromage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下界感觉阻滞平面Ⅱ组明显低于Ⅰ组,麻醉效果Ⅱ组明显优于Ⅰ组。结论:一点穿刺双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完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量化评估神经刺激仪在运动神经上的电刺激脉冲电压,验证神经根位置是否正确。方法:观察组为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02-04/2004-06上肢骨折患者118例,对照组为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同期上肢骨折患者98例。神经阻滞方法有:喙突下法、肌间沟法、锁骨上法、腋路法、坐骨神经阻滞法、尺神经阻滞法、腓总神经阻滞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神经阻滞。观察组将刺激电流调为1.0mA,频率为1Hz或2Hz穿刺定位。出现上肢或手部肌肉收缩时,逐渐减小刺激电流,维持肌肉随电流刺激收缩状态,记录注药后肌肉收缩的最小电流。即注入局麻药试验剂量3mL,记录注药后肌肉收缩消失时间。固定穿刺针,继续注射剩余药量。注药完毕后,加大刺激电流,记录使肌肉收缩的电流。给药30min后评价运动阻滞效果。运动阻滞的分级为:1级=前臂可屈伸,2级=只有腕和手指可屈或伸;3级=只有手指可屈或伸;4级=前臂、腕和手指均不能运动。达到4级者为优,2~3级为良,1级为差。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21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观察组118例,对照组98例。①刺激电流在0.5mA以下仍有肌肉收缩者94.6%(P<0.05),尤其在2次以上手术,实施基础麻醉后无主诉能力及穿刺定位困难者,其优良率分别为92.9%,90.91%和94.6%,有较可靠的客观指标。②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8.9%和97.7%),入室前实施麻醉后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4.6%和91.5%,P<0.01)。结论:神经刺激仪产生单个刺激波刺激周围神经干,使神经的运动分支所支配的肌纤维收缩帮助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型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和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的差异。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品组(A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C组),每组30例。入室后给予阿托品(A组)0.01 mg/kg、盐酸戊乙奎醚(C组)0.01 mg/kg静脉注射,半小时后行麻醉诱导。观察注药前、注药后5、15、30 min各时点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口干程度并记录麻醉开始气管插管后、麻醉结束准备拔管时的口腔和气管内分泌物量。结果: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无差异;阿托品组心率增快较明显;长托宁组在给药10 min和给药后30 min时心率明显低于阿托品组(P〈0.05)。各组VA S评分给药后各时点较给药前有显著升高(P〈0.05)。麻醉开始气管插管后各组口腔和气道分泌物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结束准备拔管时A组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量较C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长托宁与阿托品比较,用于全麻术前用药,不但能有效地抑制腺体分泌,而且能维持稳定的心率。  相似文献   
8.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由于锁骨及其皮肤区域受颈丛及臂丛神经的双重支配,因而锁骨骨折手术用常规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阻滞效果。我们应用颈丛加臂丛阻滞行该类手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骨科患者术中回收血红细胞与麻醉前红细胞携氧能力的差异.方法 使用血液回收机对40名骨科手术患者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取血液回收机处理后的回收血和麻醉前患者外周血各40份,检测两组血样的pH、计算血样的50%氧分压(P50),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2,3-DPG)、在血液流变仪上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RCD).结果 回收血组pH值、P50、红细胞内2,3-DPG、RCD与麻醉前外周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患者术中回收血与麻醉前外周血红细胞具有相似的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旨在观察乌拉地尔复合利多卡因对全麻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