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9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院门诊自1980年2月至1982年4月,运用刺络拔罐法为主治疗带下病120例,疗效较好。兹报告于下: 一、临床资料1.职业:农民73例,工人25例,干部15例,其他7例。2.年龄:20~30岁25例,31~35岁26例,36~40岁30例,41~45岁14例,46~50岁10例,51~60岁15例。3.病程:6个月以内者20例,6个月~1  相似文献   
2.
李××,男,43岁,电工。1975年8月17日初诊。一年前因受外伤引起左耳内剧烈疼痛,继则流脓水,听力减退,甚或全无, 检查:左外耳道有中等量脓性分泌物,鼓膜发红,鼓膜前下方边缘型穿孔。脉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诊断:耳脓(左耳中耳乳突炎) 治则:补肾抑肝,清热通窍。针灸取穴:耳门、医风、太溪、行间。  相似文献   
3.
运用针灸疗法为主,个别配合捏脊治疗小儿腹泻1250例,痊愈率达80%,并提出辨证分型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头痛一症,临床颇为常见.由于病因复杂,治法不一,且有很多经久不愈,采用中西药或针灸治疗亦难收效.我们将病程在半年以上,病势较重者,称为顽固性头痛.我部自1980年2月至1982年12月,采用三稜针刺太阳、印堂二个主穴,拔罐泄血治疗50例,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法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1、取穴:(1)前额头痛:刺太阳、印堂;(2)偏头痛:刺太阳;(3)头顶及后头痛:刺大椎或百会. 2、刺络拔罐法:选择所取穴位周围显露  相似文献   
5.
奔豚气     
侯××,女,32岁,已婚,社员,1976年8月18日门诊。自诉二月前,因与他人争吵撕打,后患腹部胀痛,虽经多方医治,未能根除。每遇情志不畅则发,病发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至心胸,甚则堵塞咽喉,饮食不  相似文献   
6.
<正> “刺络”,又称“放血”或“刺血”。刺络疗法是一种独特的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常能收到显著效果。下面特将这一疗法作以简介。一、刺络疗法的起源和发展远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身体某一部位偶然被尖石或棘刺伤出血,发生痛苦,但身体另一部位的病痛却意外的得到减轻或消失。这种现象经过多次偶然或有意的的重复试验,人们便产生这样一种认识,刺破身体某些部位出血,可以减轻或治愈疾病。于是出现了医疗专用的石制工具一砭石。“《说文解字》曰:“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可以想象,这种石针刺到人体皮肉,是会出血的。到了铁器时代,医疗上才出现了金属制造的针具。《内经》记载了许多剌络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初步统计,明确指出刺络适应证的有40多篇。《灵枢·血络论》中就详细的讨论了刺络的治疗原则、针法、取穴,主治范  相似文献   
7.
痔疮出血顾××,男,38岁,技术员。患痔疮出血11个月,曾多方诊治未效。近月来,病情加重,于1976年5月28日来治。言及每日大便时出血,成一线如箭或点滴不已,便后脱肛,不能自行回缩,必须用手指上托,方可纳入;头昏心悸,失眠多梦,胸闷不适,有时大便干燥,脉虚数无力,舌胖大质  相似文献   
8.
<正> “胃三关”是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多穴浅刺透针疗法。经十余年对数千例胸胁胃脘疼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观察,疗效颇为显著。现将胃三关的取穴、针法、及个人体会等介绍如下: 一、取穴与针法1.取穴:胃三关是沿着胃经及任脉经进行皮下穿刺的一种多穴浅刺透针法,所透穴位均系胃及任脉经的穴位。第一关由不容穴进针至天枢穴;第二关由鸠尾穴进针至神阙穴;第三关由右侧不容穴进针至天枢穴。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1973年11月至1974年2月,我院应用针刺为主兼用中药雄冰青白散外涂治疗本病254例(均系门诊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于后。临床资料1.性别及年龄:254例中,男性142例,女性112例,小儿242例,成人12例。年龄最小者10个月,最大者51岁,以2~5岁之患  相似文献   
10.
<正> 肩凝症亦称漏肩风,属中医“痹症”范畴。其主症是肩痛和肩部功能活动障碍。我部于1981年3月至1982年7月,以针刺为主,配合中药门诊治疗120例,疗效颇好。现将治疗方法介绍于后。一、针刺主穴:“头皮针”伏象相应~*;配穴:中渚、条口透承山、腕骨,及曲池放血。一般取主穴病愈者,可不必再刺配穴。1.先刺主穴,单侧者一般取健侧,双侧者取双侧。用毫针以45度向皮上捻转刺入,深度须达骨膜。2.继取配穴中渚,用毫针左右捻转,强刺激,使局部酸麻感上行至肘部,并嘱患者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