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食管癌切除胸膜顶食管胃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可能带来治愈希望的治疗方法,但各种术式均有其利弊。我院自1996年4月~1998年3月共收治食管癌109例,食管中、上段癌69例,其中48例需食管胃颈部吻合者改用胸膜顶食管胃吻合。为克服手工操作吻合困难,并发症多的缺点,我们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CDH/SDH型“普路善美”圆形吻合器和EH40型荷包缝合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36~78岁(平均54岁)。术前均行食管造影及食管镜检查,诊断为食管癌。食管上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三硝基丙酸(3-NP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4只新两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组(3-NPA组)和阻滞剂组(5-HD)组),每组8只.5-HD组在开胸前24 h通过耳缘静脉注射特异性线粒体NIP敏感钾通道阻滞剂5-羟基癸酸(5 mg·kg-1),C组和3-NPA组注射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10 min后3-NPA组和5-HD组注射3-硝基丙酸(3mg·kg-1),C组注射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三组缺血 30 min再灌注120 min.检测再灌注120 min后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榆验.结果 3-NPA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其它C组[(0.26±0.07)vs.(0.45±0.09),P<0.01]和5-HD组[(0.26±0.07)vs.(0.40±0.07),P<0.01];C组和5-HD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0.45±0.09)vs.(0.40±0.07),P>0.05].3-NP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小于C组[(27.72±5.18)vs.(45.91±10.54),P<0.01]和5-HD组[(27.72±5.18)vs.(43.44±7.33),P<0.01].3-NPA组bcl-2表达高于另外两组[(0.123±0.046)vs.(0.079±0.019),(0.080±0.019),P<0.05],而Bax明显低于另外两组[(0.095±0.020)vs.(0.14±0.05) and(0.15±0.05),P<0.05].结论 3-NP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良好的扰凋亡作用,这与其开放断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3.
11例巨大纵隔肿瘤手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大纵隔肿瘤较为少见 ,顾泗荣等[1 ] 提出当肿瘤占据一侧胸腔 ,纵隔向健侧移位 ,肺被压缩无功能 ,或肿瘤占据 1/ 2胸腔 ,导致心功能不全 ,为巨大纵隔肿瘤。从麻醉、手术过程及术后处理上都有其特殊要求 ,手术风险较大 ,与处理一般纵隔肿瘤有较大的差别。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成功进行了 11例纵隔巨大肿瘤的切除 ,现就其手术策略作以下探讨。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男性 5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0~73岁 ,平均 5 2岁 ;病程 1~ 10年 ,平均 5 5年。患者均有严重胸闷、气促 ,其中 1例已不能平卧 ,呈端坐呼吸。体检有气管健侧移位…  相似文献   
4.
心脏创伤急诊的特殊性及外科策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心脏创伤急诊分型及诊断的特殊性、伤因谱变化 ,总结对心脏创伤急诊的外科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1例心脏创伤急诊病例的临床资料 ,分为 1 990年前后两组 ,比较两组病例数、伤因谱、创伤分型构成及住院死亡率等 ,并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  1 990年后心脏创伤急诊病例数较 1 990年前明显增加 ,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 (P <0 .0 5 ) ;两组伤因谱及创伤分型构成有明显变化 ;心脏创伤是心脏介入治疗的潜在并发症之一 ,更具特殊性。 结论 近十年来心脏创伤急诊有明显增多趋势 ,对心脏创伤急诊的分型应有新的认识 ;正确合理的分型有利于临床采取相关的外科策略 ,有效地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心肺联合移植术后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 0 0年 4月 ,我们对 1例 31岁 ,男性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病人施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术后病人生存 83d。现将此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管理情况报告如下。术后心脏功能监测与处理 供心、肺与受体的血管吻合好以后 ,从受者的左颈内静脉放置Arrow 7Fr肺动脉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为 :术毕到术后 60h ,桡动脉血压 1 4 0 / 87~ 1 31 / 68mmHg(1mmHg =0 1 33kPa)、肺动脉压 40 / 2 6~ 39/ 1 7mmHg、肺动脉楔压 1 7~ 1 4mmHg,术后 60h均正常。术毕时的心输出量 4 2 2…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坚  屠政良  孙鹂  倪一鸣  李任远 《浙江医学》2003,25(10):583-584,587
目的 对比研究端粒酶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液及痰液中的表达 ,以了解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聚合酶联反应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PCR -TRAP)检测30例肺癌手术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液及痰液中的端粒酶活性 ,并以25例肺部良性疾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肺癌患者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3.3% (25/30) ,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阴性 ,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33.3 % (10/30) ,痰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56.7% (17/30)。对照组正常肺组织标本和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均阴性 ,痰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24.0% (6/25) ;两组病变组织、血液和痰液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均P<0.05)。 结论 (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肺癌组织、血液及痰液中均有端粒酶活性表达 ,其活性表达强度依次为肺癌组织、痰液、血液。 (2)痰液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急诊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心脏大血管损伤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5 3年~ 1998年 2 7例心血管损伤的外科治疗和结果。结果  3例手术死亡 ,死亡率为 11.1% ,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心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急诊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胸内活动性出血及急性心脏压塞必须急诊剖胸手术。对于闭合性创伤性室缺和心瓣膜损伤 ,除非有难以控制的进行性心力衰竭 ,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伤后 3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8.
双肺多发转移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8岁。咳嗽1月,无高血压史,无病理体征。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呈转移瘤形态。头颅、腹部CT和ECT骨扫描均无阳性发现。两次肺结节穿刺活检未能明确诊断。治疗:行胸腔镜左肺结节活检术。术中见病灶分布于肺的浅表部位,呈黄色,实质性。冰冻诊断为低度恶性肿瘤,来源不能确定。行左肺多发结节摘除。术后病理诊断左肺多发性副神经节瘤。术后2周再次行右肺多发结节摘除。两次手术共摘除大小肿瘤16个,直径5—20mm。右肺结节病理报告同为副神经节瘤。电镜下肿瘤细胞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经MIBG-I^131。检查发现第一腰椎两旁各有一直径1cm的放射性浓聚区,提示为原发病灶所在。给予MIBG-I^131。同位素治疗,3个月后原放射性浓聚区缩小成0.5cm大小。随访10个月情况良好,无新的转移病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和甘露醇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PB心脏手术后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甘露醇组、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同时分别于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2、4、12和24 h时测定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 CPB术后各组血CK-MB、cTnI、MD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依达拉奉组、甘露醇组及联合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CK-MB、cTnI、MDA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或0.01);各组患者血SOD水平在开放主动脉后均较术前下降,依达拉奉组、甘露醇组及联合组在术后各时点的血SOD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和甘露醇均可以提高心肌细胞血SOD活性,减少血MDA的产生,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的保护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