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顺铂+替吉奥化疗,观察组采取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物质(TA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TAM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CEA水平(18.40±2.20)ng/ml、TAM水平(98.20±6.50)U/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5±2.60)ng/ml、(108.80±8.80)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明显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饮酒因素交互作用在广西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00例肝癌患者和292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用PCR-RFLP方法检测ALDH2基因型。结果 肝癌组和对照组中ALDH2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占50.33%和47.95%(P=0.561)。肝癌人群ALDH2基因型不存在区域和民族差异(P〉0.05)。饮酒频度每周≥3次的ALDH22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饮酒频度每周〈3次的ALDH2*1携带者的3、34倍(95%CI1.75~6.41)。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P〈0.001)。结论 ALDH2基因型不构成壮汉族间肝癌发病差异的基础,频繁饮酒可能是ALDH2基因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是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策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与PVTT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不断被发现,但PVVT形成机制及其研究和临床诊疗仍面临较大挑战。本文就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饮酒因素交互作用在广西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00例肝癌和292例正常对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用PCR-RFLP方法检测CYP2E1基因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变异基因CYP2E1 者分别占32.3%和32.9%(P>0.05).饮酒频度每周≥3次(高频饮酒)且携带野生基因和变异基因CYP2E1 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度分别是饮酒频度每周<3次(低频饮酒)且携带野生基因型者的1.299倍和1.803倍.结论:单一易感基因CYP2E1变异基因型与肝癌易感性无关;频繁饮酒可能提高CYP2E1变异基因型携带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提示对于CYP2E1变异基因型携带者,高频饮酒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5.
彭宁  何松青  尚丽明  肖开银 《癌症进展》2019,17(10):1219-1221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在胆囊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胆囊癌患者和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并取其胆囊癌组织标本和胆囊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GLI1、p-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临床特征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织中GLI1、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胆囊癌组织中GLI1、p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胆囊炎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化程度、Nevin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织中GLI1、p-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I1、p-STAT3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可能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Nevi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无水酒精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单纯PEI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中41例行PEI联合TACE,9例行单纯PEI。比较两组术后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变化及术后1年、2年、3年生存情况。结果 PEI联合TACE组术后AFP转阴率为66.67%、AFP下降率为90.48%,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7.80%、80.49%和75.61%。单纯PEI组术后AFP转阴率为14.29%、AFP下降率为71.43%,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7.78%、55.56%和33.34%。PEI 联合TACE组AFP转阴率、术后3 年生存率高于单纯PEI组(P<0.05)。结论 PEI联合TACE治疗小肝癌疗效优于单纯PEI,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DNA修复酶hOGG1在原发性肝癌(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及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OGG1在HCC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非HCC正常肝组织、99例HCC、51例HCC癌旁肝硬化组织中hOGG1表达情况.结果 在HCC组织中hOGG1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表达,其中hOGG1细胞核阳性分度在正常组、肝硬化组、HCC组之间依次增高(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OGG1蛋白在细胞核表达与ALT有关(OR=1.022,P=0.041),hOGG1蛋白在细胞浆表达与总胆红素有关(OR=1.155,P=0.018).结论 在HCC发生过程中hOGG1蛋白在肝细胞核中的表达可能随着病程进展而增强,反映了从肝硬化到肝癌进程中肝细胞内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指标多技术手段联合分析多结节肝癌细胞克隆来源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4例多结节肝癌共116个结节肝癌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53、AFP蛋白在各癌结节中的表达,银染PCR.SSCP技术结合基因测序检测P53 exon7、Bcl-10基因在结节间的表达差异,PCR结合直接测序检测mtDNA D-Loop区的序列在各癌结节中的异同情况,分析多结节肝癌各癌结节的克隆起源是否相同.结果:44例多结节性肝癌经5项指标检测,联合判断为MO者22例,IM者22例.HBeAg、肿瘤分布、肝硬化、门静脉及镜下癌栓、主瘤的Edmondson病理分级等在MO组与IM组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MO组无瘤生存时间明显长于IM组的无瘤生存时间(20.7±4.5 mo vs 6.3±1.3 mo,P<0.05):MO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IM组的生存时间(29.1±4.4 mo vs 10.1±1.5 mo.P<0.01).IM/MO是无瘤生存时间和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联合检测多结节肝癌组织中P53、AFP蛋白,P53 exon7、Bcl-10基因及线粒体DNAD-Loop 区序列在各癌结节间的表达差异,有助于鉴别其细胞克隆来源;多中心性来源多结节肝癌疗效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指标联合分析多结节肝癌细胞克隆来源的价值.方法 选择44例多结节肝癌共116个结节肝癌组织,以P53、AFP蛋白,P53 exon7、bcl-10基因,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序列等5项指标作为鉴别细胞克隆起源异同的指标,判别多结节肝癌各癌结节的克隆起源是否相同.结果 经5项指标检测,联合判断为多中心性克隆起源(MO)者22例,单中心性克隆起源(IM)者22例.结论 联合检测多结节肝癌组织中P53蛋白、AFP蛋白,P53 exon7、BCL-10基因及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在各癌结节间的表达差异,有助于鉴别其细胞克隆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80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进行一线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肿瘤标志物(癌抗原、多肽特异性抗原、癌胚抗原)水平及无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7.50%、疾病控制率85.00%均高于对照组的35.00%、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20.00%、蛋白尿发生率15.00%均高于对照组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癌抗原125(36.50±10.50)KU/L、多肽特异性抗原(132.80±80.50)U/L、癌胚抗原(18.13±8.80)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55.30±11.20)KU/L、(278.30±90.60)U/L、(33.90±9.50)μg/L,无疾病进展时间(10.30±1.50)个月长于对照组的(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