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变化,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对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2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采用免疫透视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结果在治疗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gG水平为(16.21±2.54) mg/L,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的[(19.42±2.95) mg/L,P<0.05];在治疗6个月时,肝硬化患者血清IgA水平为(1.41±0.18) mg/L,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1.26±0.17) mg/L,P<0.05];在其他各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结果治疗后8 w,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ALB 水平分别为(33.1±8.3)g/L 和(25.6±7.6)g/L,PTA 分别为(43.0±11.4)%和(38.2±12.5)%,差异有显著性(P<0.05) ;GGT水平分别为(250.3±17.5)U/L 和(360.3±16.5)U/L,ALP水平分别为(380.3±16.5)U/L 和(510.3±17.5)U/L,IgM水平分别为(21.3±16.5)g/L 和(32.5±18.5)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以改善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患者经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3、6个月后血清可溶性红细胞补体受体1(s CR1)的变化,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对于s CR1水平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安宁分院就诊的HBe Ag阳性CHB、肝硬化患者57例,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抽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s CR1。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全部患者在治疗3、6个月时s CR1与对应的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64、6.238,P值均0.05)。CHB患者和肝硬化患者s CR1水平在治疗3、6个月时与对应的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25、5.468、4.047、7.378,P值均0.05)。CHB患者血清s CR1水平在基线、治疗3、6个月均较肝硬化患者低,但两组间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HBe Ag阳性CHB、肝硬化患者经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血清s CR1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适用于动物肢体末端血管铸型标本制作的最佳灌注剂配方。方法采用3种改良灌注剂铸出大量肢体末端血管铸型标本,并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技术观察对所得不同标本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改良环氧树脂灌注剂铸出的标本色泽光亮,晶莹剔透,充盈饱满,血管细小,分支显示清晰,细小血管可观察至11-12级;采用过氯乙烯与自凝牙托材料混合灌注剂铸出的标本外形美观,血管饱满,色泽光洁,疏密有度;采用塑料(ABS)-碘灌注剂铸出的标本粗管道盈满,细小分支末端柔韧不易折断,色泽亮丽。结论3种改良灌注剂的铸型质量均较高,优劣差异不显著。前2种改良灌注剂使用操作简便,对环境要求较低;第3种改良灌注剂铸出的标本既可进行显微技术观察,还可进行CT三维成像,是一种适宜CT三维图像重建和标本铸型的优良灌注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2年5月50例住院患者资料,门静脉治疗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5例和肝动脉治疗组25例,两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静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在超声介入下经皮经肝穿刺至门静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动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在放射介入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治疗后第2、4、8周检测两组患者Au、AST、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VIA)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门静脉组有22例(88.0%)患者乏力、纳差症状有明显改善,肝动脉组有21例(84.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门静脉和肝动脉组患者血清Alb水平分别为(34.4±7.8)g/L和(33.8±8.0)g/L,较治疗前[分别为(27.1±8.9)g/L和(26.8±9.6)g/L]有显著提升(P均〈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FA分别为(58.0±13.1)%和(56.9±12.8)%,较治疗前[分别为(45.5±12.3)%和(47.0±11.6)%]有显著提升(P均〈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AST、TBil在两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甲胎蛋白(AFP)分别为(10.3±5.9)ng/ml和(8.9±4.3)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经门静脉和肝动脉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两组间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丹参针剂辅助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针剂辅助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丹参针剂结合常规药物治疗4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3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病人腹痛消失时间、体温及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和临床转归,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ET)、P-选择素(P-sel)水平。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和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治疗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ICAM-1、ET、P-se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的ICAM-1、ET、P-sel下降明显,与治疗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粉针辅助西药治疗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理类似于多种细胞因子"拮抗剂",从而下调炎症反应强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门静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经门静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结果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有15例(83.3%)患者乏力、纳差症状改善,对照组有2例(10.0%)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腹水消退10例(55.5%),腹胀减轻16例(88.9%),对照组分别为2例(10.0%)和6例(30.0%),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ALB水平分别为34.4±8.7g/L和26.3±7.5g/L;PTA分别为45.6±10.3%和37.4±9.3%,差异均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门静脉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门静脉和肝动脉移植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门静脉治疗组30例和肝动脉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或经股动脉穿刺至肝固有动脉,注入相同数量的脐带血干细胞。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治疗后8周检测血清ALT、AS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和白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天全部患者乏力、纳差症状均改善,且两组间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移植治疗后8周,门脉组和肝动脉组血清白蛋白分别升高至36.4±7.8g/L和37.1±9.1g/L,PTA分别上升至57.2±11.8%和55.6±12.5%,而ALT、AST、TBIL、AFP在门脉组分别为46.2±14.6IU/L、53.6±15.4IU/L、30.1±12.0μmol/L、13.2±2.8μg/L,在肝动脉组分别为48.2±10.8IU/L、50.2±13.8IU/L、32.1±10.2μmol/L、16.0±3.0μg/L,两组间观察指标在基线水平、变化值和观察终点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经门静脉和肝动脉移植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可行,两种移植治疗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比较经肝动脉途径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近期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骨髓组33例和脐血组32例;骨髓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脐血组经同样途径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治疗后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乏力、纳差症状均有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8w,骨髓组和脐血组白蛋白水平分别由(31.0±4.6) g/L 上升至(34.6±7.1)g/L和由(34.6±7.1) g/L上升至(37.8±8.3) 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由(48.8±13.4)%上升至(55.5±11.2)%和由(47.5±12.5)上升至(58.9±14.0)%,但两组间改善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8w末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甲胎蛋白在骨髓组分别为(45.6±12.3) IU/L、(28.1±13.5)μmol/L和(11.3±4.1)μg/L,在脐血组分别为(47.2±11.8) IU/L、(30.7±14.8)μmol/L和(9.8±3.5)μg/L,两组间与基础水平相比改善程度的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但两种细胞治疗的改善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脐带血单个核细胞1~5×107治疗。结果 治疗后8 w,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ALB 水平分别为(32.3±8.3) g/L 和(24.6±7.7) g/L,PTA 分别为(74.0±12.4)%和(58.3±12.3)%,差异有显著性(P<0.05) ;GGT水平分别为(249.3±17.5) U/L 和(358.3±16.5) U/L,ALP水平分别为(370.3±16.5) U/L 和(490.3±17.5 ) U/L,MCV水平分别为(89.5±5.4) fl和(102.8±4.6) fl,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2.8±0.5)和(4.9±0.4)×109 /L(P<0.05)。结论 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以改善肝脏的合成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