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间后动脉血管变异时前臂背侧皮瓣的切取方法.方法 以骨间后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时,遇到血管变异共9例,采取以骨间后动脉桡侧支为蒂切取逆行岛状前臂背侧皮瓣、以骨间后动脉近端为蒂切取游离骨间后动脉皮瓣、以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切取游离前臂背侧穿支皮瓣等方法,进行皮瓣转移或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结果 9例皮瓣中有8例顺利存活;1例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肿胀、青紫、小水泡,及时对症处理,5 d后部分皮缘形成干痂,皮瓣颜色恢复正常,脱痂后存活.9例随访3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外形满意.结论 以桡骨间后动脉侧支为蒂的前臂背侧皮瓣逆行转移,以骨间后动脉近端或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前臂背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是解决骨间后动脉血管变异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纳米碳与吲哚菁绿(ICG)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方面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67例患者资料,根据所使用的示踪剂种类,分为纳米碳组130例、ICG组37例,应用GraphPad Prism 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率等计数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示踪剂对不同病理分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种胃癌根治术式中,淋巴结分拣均有助于提高淋巴结总检出数。纳米碳组较ICG组更有助于提高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第5站淋巴结的清扫数目(P=0.02)、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第1站淋巴结的清扫数目(P=0.03)以及根治性远端胃淋巴结的总清扫数目(P=0.03)。在提高淋巴结检出率方面,两种示踪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碳与吲哚菁绿在不同病理分期中的总体淋巴结清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使用何种示踪剂,均提倡淋巴结分拣。纳米碳较吲哚菁绿更有助于提高根治性全胃第5站淋巴结的清扫数、根治性近端胃第1站淋巴结的清扫数以及根治性远端胃淋巴结的总清扫数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在神经再生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 ,观察uPA对面神经断伤吻合后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SD大鼠随机分为uPA组和对照组 ,建立大鼠面神经断伤修复模型 ,uPA组术后连续 5d腹部皮下注射uPA ,每天 3次 ,每次 5 0 0 0U/kg ,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 1,7,14 ,2 1,4 2 ,84d取吻合处远侧段面神经 ,采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 ,观察分析两组中神经纤维的等效直径、周长和面积参数以及纤维连结蛋白 (fibronectin ,FN)和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伤后早期的表达变化。结果 :术后 2 1,4 2d时uPA组新生神经纤维髓鞘面积和 4 2d时等效直径均较对照组恢复好 (P <0 .0 5 )。FN在术后表达逐渐增强 ,14 ,2 1d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5 )。两组中LN术后表达均减少 ,随再生过程而逐渐增多 ,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面神经断伤吻合后应用uPA可降解纤维蛋白 ,使FN表达上调 ,有利于改善神经再生后的微环境 ,提高新生神经纤维的再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右腋下直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13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介绍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本组 6 13例患者中 ,进行室间隔缺损修复 4 15例 ,单纯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复 15 3例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修复 7例 ,部分型房室管畸形修复 3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修复 2 3例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2例 ,合并永存左位上腔静脉 10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 2 5min~ 12 9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11min~ 6 9min ,术后 6d~ 12d出院。结论 :右腋下直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能达到疗效与美学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将84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双示踪组与纳米碳组, 分别接受吲哚菁绿(ICG)联合纳米碳或单用纳米碳注射。结果表明, 双示踪组手术出血量少于纳米碳组[(99±46)ml比(125±60)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5, P=0.049);双示踪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纳米碳组[(55.00±19.18)枚比(30.02±12.36)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3, P<0.001)。双示踪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有效, 并能够有效提高淋巴结检出数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Ⅲb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17例Ⅲb期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共21个病灶)。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60~80W,根据肿瘤大小及形状选择单根或多根消融针进行消融。术后1周行以铂类为基础联合方案化疗,同期或序贯行纵隔转移灶调强适形放疗(IMRT)。结果消融治疗时间30~60min,平均45min。消融完成17例,完成率100%。3月后增强CT对原发灶进行疗效评价,根据RECIST实体瘤评价标准CR 3例,PR 8例,SD 5例,PD 1例,有效率(CR+PR)为64.71%。局部控制率(CR+PR+SD)为94.12%。微波消融相关并发症有3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7例发热,无针道转移,术后30d内无患者死亡。放疗相关并发症有3例放射性肺炎、4例放射性食管炎,4例白细胞值降低,对症治疗后均好转。随访3~30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15.5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6.47%、41.18%。结论微波消融可微创、安全、有效地治疗周围型肺部病灶,联合放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并可避免胸部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炎症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75岁以上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安全性.方法:对我科2001.01/2007-01首次行TACE的3879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年龄≥75岁的高龄PHC患者403例归入A组,同期年龄≤40岁的PHC患者759例归入B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异常情况、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围介入手术期的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A,B组的术中异常情况发生率分别为40.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围介入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0.7%,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龄PHC患者TACE术中异常情况、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几率高.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正确对症处理异常情况前提下,行TACE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中药肉苁蓉质量控制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鹏  屠鹏飞 《北方药学》2011,8(2):61-62,39
中药肉苁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列当科肉苁蓉属植物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女子不孕、腰膝冷痛、血枯便秘等症.由于当前市场流通的肉苁蓉类药材混乱,并且评价肉苁蓉药材质量的标准过于局限,为了更好地评价肉苁蓉的质量,保证药材及其产品的疗效,本文对肉苁蓉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超低频tan?对评价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老化状态的有效性,并采用奥地利保尔公司Viola TD超低频介损测试仪对天津地区11条在运10kV交联电缆在0.1Hz下的tan?进行现场测量,在分析超低频损耗特性与绝缘水树枝老化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根据国际电力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400.2-2013《有屏蔽层电力电缆系统绝缘层现场试验与评估导则》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0.1Hz超低频介损检测法是能够用于评估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老化状态,超低频tan?作为一种有效的XLPE电缆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对天津地区配网电缆老化判据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