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以屡次发生急性关节炎和血清尿酸过多为特征。一般认为此病在我国发生较少,故文献报道亦不多。本例患糖原累积病,四肢数百个痛风结石及巨大结石,十分罕见。报告如下。病例报告男,30岁,住院号76857。出生后9  相似文献   
2.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关节滑膜的瘤样病变,早在1852年Chassignac便首次报告,至1941年Jaffe等才确定其为一种独立疾病。由于本病比较少见,临床上并无独特的征象,故常被误诊,而未能给予适当的治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环状狭窄综合征,乃指胎儿发育过程中,其体表某部分形成环状狭窄带,而且常伴有其它先天性畸形。临床虽不多见,但在优生学上报为重要,尤其在我国普遍开展计划生育的今天,及时诊治本病的意义尤为重要。国内文献仅有21例,作者也收治2例,总共23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男,25岁,住院号:167384,1975年10月22日入院。入院前14个月阴囊右侧皮肤发现小丘疹,甚痒,曾按“阴囊湿疹”治疗未愈。半年后见局部有小结节状物,逐渐增大,表面糜烂,分泌物混有脓血,恶  相似文献   
5.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关节滑膜的瘤样病交,早在1852年hassaignac便首次报告,至1941年Jaffe等才确定其为一种独立疾病。由于本病比较少见,临床上并无独特的征象,故常被误诊,而未能给予适当的治疗。1968年至1985年我们收治了1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四肢血管损伤急诊处理中的错误与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60~1982年收治87例骼窝脓肿。发病年龄最小23天,最大73岁,20岁以下占52.9%。46例右侧发病,40例左侧发病,1例双侧发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最短者3天,最长者竟达5个月。73.6%的病人发病后2周始能确诊。症状与体征:87例尸有局部疼痛(98.9%),发热(97.7%),肿块(87.6%)和屈髋畸形(77.0%)。血常规检查87例中白细胞总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并有左移现象。其中有56例施行了局部穿刺术,51例抽到脓液,穿刺阳性率为88.8%。37例脓液送细菌培养,29例阳性,其中金黄色萄葡球菌24例,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各2例,大肠杆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者1例。血培养者10例,4例阳性,其中2例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假单孢菌各1例。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物力学与材料力学及基础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手术内固定容易获得骨折的解剖复位.因此,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巳成为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股骨干周围有丰富的肌肉,与其他部位相比,要承受强大的应力,不利于骨折稳定.若对其生物力学,机械性能缺乏了解,内固定技术欠佳,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本文收集1984年至1993年的10年中,对21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接骨器件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应用由聚酚胺材料制成的可吸收髓内针、内固定棒等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各类骨折50例(第一组).另连续选择我院50例各种骨折后,用金属髓内针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第二组).随访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可吸收内固定物有无毒性反应等.总结各类骨折的手术规范.用X2检验对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治疗骨折与用金属内固定治疗骨折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高分子聚酸胺可吸收接骨器材治疗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等优点,其疗效与金属内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宋耿铨  胡曙荣 《广东医学》1995,16(4):230-232
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附44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510120)宋耿铨,刘尚礼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胡曙荣Catterall于1972年指出:糖尿病足是“已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1]。糖尿病足的病理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