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部分性癫痫发作又称局灶性癫痫发作,是以大脑局部功能紊乱所致的症状为临床特征,因发作常局限于躯体的某一部分,故又称为局限性发作.通常发作时意识清醒,但自己无法控制,可扩展为全身性发作.临床症状和脑电图提示异常放电开始于局部的大脑皮层或与其关联的皮层下核,多由大脑器质性病变引起,依其临床特点,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发作两类.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3年~1997年间急诊收治5例敌敌畏中毒的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例,女3例,年龄18岁1例,20岁~50岁3例,50岁以上1例;5例病人入院前均未在外  相似文献   
3.
溶栓治疗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对于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在无条件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等治疗方法的情况下,是治疗AMI很有效的方法。我院采用尿激酶静脉用药治疗AMI1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神经内科)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主要为颈内-中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两个脑供血系统)-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相应动脉分布脑组织暂时性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脑局限性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症状,该病为常见病,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其表现为发病快、历时短、在24小时以内可以完全恢复,多次发作可发展为完全性卒中(大中风)即短暂脑缺血的反复发作常常是严重脑梗塞的警报,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大中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西医方法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等治疗.结果 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32/36).结论 疗效满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的胸水中间皮细胞计数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的测定,探讨其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19岁~65岁。均为进展期住院患者,经抗结核治疗有效,胸片及CT检查除胸液的影像学改变外,未见肺内实变。(2)肺癌合并胸膜转移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5岁~80岁。均经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已确诊。 1.2 方法常规胸腔穿刺,取胸水100ml,500r/min离心5分钟,吸去上清液,采集底部的沉淀物1滴~2滴,滴在玻片上,  相似文献   
7.
自1998年以来采用异舒吉治疗左心衰竭3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33例,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在53岁~92岁,急性心梗继发左心衰竭9例,高血压左心衰竭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18例,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悸、口唇发绀,双肺底湿罗音,心功能均为4级。 1.2 治疗方法在吸氧、止痛、降压、利尿、营养心肌、纠正心律失常、溶栓等一般治疗和对因治疗的基础上,普遍应用异舒吉静脉滴注治疗,将异舒吉10mg,加入5%的葡萄糖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弥漫性大脑萎缩症.是大脑皮质的一种变性疾病(AD).也是患者以痴呆就诊的最常见的原因.病理特点为大脑老化改变:广泛的神经纤维缠结,嗜银的老年斑.神经元消失而且经常有小血管壁淀粉样沉积(例如:嗜刚果红性血管病).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9.
2-羟甲基-3,5-二甲基-4-硝基吡啶经氯化亚砜氯化后得2-氯甲基-3,5-二甲基-4-硝基吡啶盐酸盐(3),3与5-甲氧基-2-巯基苯并咪唑缩合得5-甲氧基-2[(3,5-二甲基-4-硝基-2-吡啶基)甲硫基]-1H苯并咪唑(4),4经不对称氧化得5-甲氧基-2-[[(3,5-二甲基-4-硝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5),5再通过甲氧基化后得埃索美拉唑钠(6),最后6与氯化镁反应得埃索美拉唑镁,总收率约73.6%(以2-羟甲基-3,5-二甲基-4-硝基吡啶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呼吸训练手法对气管切开后留置气管套管患者的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内科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手段基础上增加呼吸训练治疗。3-8周后分别通过肺感染好转治愈率、ADL量表、拔管时间等方面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程度,确定呼吸训练对重症留置气管套管患者肺功能、日常生活状态及拔管时间的影响。结果:经过2个月呼吸训练后,实验组患者肺感染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11.11%,肺感染治疗显效明显(P〈0.001);实验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3);实验组拔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703)。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训练可提高留置气管套管患者的肺感染治愈率,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缩短留置气管套管的时间,促进患者尽早拔除气管套管,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