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为探讨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我们对1995年1月-200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膀胱癌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Gleason分级升高(GGU)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GGU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并行RP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RP后Gleason分级情况分为升高组(n=42)和非升高组(n=3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GGU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本研究中RP后Gleason分级升高42例(53.8%),不变24例(30.8%),下降12例(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RP前内分泌治疗(OR=3.888,P=0.015)、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OR=1.185,P=0.036)、淋巴细胞(OR=0.271,P=0.027)与GGU相关。以上述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95%CI为0.677~0.881), C指数为0.657,平均绝对误差为2.0%。结论在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的患者中, RP术前有内分泌治疗史、FPSA越高、淋巴细胞越低者, RP术后GGU的可能性越大。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急诊处理阴茎异常勃起的能力。方法回顾10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过程及随访结果,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8例为低流量型,2例为高流量型。8例低流量型患者行海绵体灌洗或阴茎头-海绵体分流术治愈;2例高流量型患者海绵体灌洗同样有效。结论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多谱勒检查、阴部内动脉造影等是区分高流量型和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重要方法,治疗阴茎异常勃起首选海绵体药物灌洗,如无效应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报告 1例 11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患儿的诊治情况 ,复习有关文献。 结果 患儿以腹痛为主诉 ,左腹膜后 9.0cm× 6.0cm× 3 .0cm囊性肿瘤 ,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 ,免疫组化染色CD99( )、EWS/WT1(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联合化疗 ,随访 16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有特异的临床病理特征 ,好发于男性青少年。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 ,表达MIC2基因产物CD99及特异的EWS/WT1蛋白 ,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在治疗肾及肾上腺囊肿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肾及肾上腺囊肿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 12例直径 >5cm的肾囊肿 ,3例直径 >4 8cm的肾上腺囊肿 ,应用腹腔镜经腹腔途径切除治疗。结果 :15例肾及肾上腺囊肿均一次切除 ,手术时间肾囊肿组平均 70min ,肾上腺囊肿组平均 90min。术后平均住院 5 2d ,均治愈出院 ,平均随访 12 4个月 ,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肾及肾上腺囊肿 ,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治疗彻底 ,临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2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59例慢性前列腺炎,其中细菌性167例,非细菌性83例,前列腺痛9例.采用综合方法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前列腺常规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欠佳原因.结果:经治疗4周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明显减少,前列腺液白细胞明显减少,卵磷脂小体明显增加,治疗总有效率为74.1%,其中细菌性为79%,非细菌性为67.3%,前列腺痛为44.4%,67例治疗无效,其原因主要有细菌耐药、生活无节制,前列腺有结石、纤维化,精神因素等.结论: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治疗无效时应寻找原因对因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儿童阴茎发育不良治疗前后血睾酮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睾酮含量在儿童阴茎发育不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放免法对 137例阴茎发育不良患儿及 30例正常儿童血睾酮含量进行检测 ,并测阴茎长度 ,同时观察治疗后血睾酮水平及阴茎长度的变化。结果  137例阴茎发育不良患儿血血睾酮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治疗后血睾酮明显升高 ,阴茎长度明显增加。结论 儿童外阴茎发育不良与HCG、血血睾酮含量有关 ,经HCG治疗后可增加机体血睾酮含量 ,促进阴茎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成像在输尿管疾病中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怀疑有输尿管疾病的患者采用螺旋CT输尿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结果:诊断为输尿管肿瘤11例,输尿管结石10例,输尿管狭窄3例,输尿管炎症3例,两种疾病4例(结石合并肿瘤2例,结石合并狭窄2例),输尿管血块2例,不能明确诊断2例,正确诊断率为94.1%。12例输尿管肿瘤术后病理分期与CT分期,10例基本一致,正确率为83.3%。结论:螺旋CT输尿管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准确性高,对怀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对输尿管肿瘤的分期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睾丸切除联合缓退瘤与单纯睾丸切除治疗进展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6 5例进展性前列腺癌病人中筛选了 5 5例进行评估。其中睾丸切除联合缓退瘤治疗的 30例 ,为A组 ;单纯睾丸切除治疗的 2 5例 ,为B组。所分析的主要疗效指标为客观治疗反应、进展间隔时间和两年生存率。对单项疗效评估指标包括全身情况、扩散性疼痛、AKP和PAS水平以及骨转移范围也进行了分析。评估A组和B组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 :如果以病变消退为治疗反应 ,A组的反应率为 43%而B组为 2 5 % (P <0 .0 0 1) ;若以病变消退和稳定为治疗反应 ,则A组的反应率为 77%而B组为 6 5 % (P <0 .0 0 5 )。平均主观进展时间 :A组为 16 .3± 5 .5个月而B组为 15 .8± 5 .8个月 (P >0 .0 5 ) ;平均客观进展时间 :A组为 18.2± 5 .3个月而B组为 17.6± 5 .7个月 (P >0 .0 5 )。两年生存率 :A组 36 %而B组 33 % (P >0 .0 5 )。在分析单项疗效评估指标时发现 :除全身情况外 ,A组较B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睾丸去势仍然是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睾丸切除联合缓退瘤治疗在病变的消退和稳定、扩散性疼痛的缓解、AKP和PSA的水平的恢复和骨转移范围缩小方面较单纯睾丸切除有较好的效果。但是 ,就进展时间和生存率而言并无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核基质蛋白 2 2 (NMP2 2 )含量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酶标记法 (SLISA)对 98例膀胱癌患者、11例健康对照者的尿中NMP2 2含量进行检测并随访观察。结果 :尿中NMP2 2水平膀胱癌患者 [(2 1.3± 10 .8)× 10 3 u/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1.1± 0 .6 )× 10 3 u/L](P <0 .0 1) ,T3 、T4期膀胱癌 [(5 7.1± 9.3)× 10 3 u/L]显著高于T1、T2 期膀胱癌 [(14 .2± 6 .6 )× 10 3 u/L](P <0 .0 5 ) ,复发性膀胱癌 [(38.7± 3.6 )× 10 3 u/L]显著高于初发性膀胱癌 [(18.3± 8.6 )× 10 3 u/L](P <0 .0 5 )。随访 1~ 3年 ,复发性膀胱癌组尿NMP2 2为 (4 0 .7± 11.3)× 10 3 u/L ,未复发膀胱癌组为 (17.6± 7.1)× 10 3 u/L(P <0 .0 5 )。结论 :尿NMP2 2水平可反映膀胱癌的发生及肿瘤浸润进展程度 ,尿NMP2 2检测对膀胱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