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报告了20mg/d氟苯氧丙胺(fluoxitine)可有效治疗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remenstrualDysphoric Disorder,PMDD)有关的烦躁和身体、社会功能症状。 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Dr.Lee S.Cohen及其同事称:每天20mg氟苯氧丙胺的疗效显著优于每天10mg。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精神科紧急会诊服务需求的特点,与普通会诊服务需求的区别,探索综合医院急诊精神医学的发展方向.方法 汇总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精神科紧急会诊和普通会诊共2789例次,其中紧急会诊249例,普通会诊2540例.分析比较紧急会诊与普通会诊服务在人口学资料、会诊科室、会诊原因、精神科诊断及处理的区别.结果 3年来249例次紧急会诊中,会诊患者225人,男性患者比例(51.1%)高于普通会诊患者(43.2%),二者在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科、加强医疗科、手术科室选择提请紧急会诊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分别为35.2%、34.8%、15.6%和4.2%.紧急会诊中最常见的会诊原因是精神病性症状,占41.4%,其次为情绪症状,占30.1%.精神病性症状、自杀相关问题、不配合治疗作为会诊原因,在紧急会诊中的比例高于其在普通会诊中的比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是紧急会诊中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37.8%),远高于其在普通会诊中所占的比例(15.5%).会诊后发现紧急会诊中存在自杀问题的比例为20.5%,远高于紧急会诊中将自杀相关问题作为会诊原因的比例(8.0%),也高于普通会诊中存在自杀问题的比例(8.2%).在紧急会诊中接受药物治疗的比例为79.9%,其中60.8%的患者使用了抗精神病药物,二者均高于普通会诊中的相应比例(63.7%、24.1%);接受心理治疗的比例为26.9%,低于普通会诊中的比例(53.0%).结论 目前综合医院精神科紧急会诊服务以精神病性症状的鉴别与处理为主.自杀的识别、评估和干预是综合医院急诊精神医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立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的紧急程度分层体系,有助于合理运用会诊资源.  相似文献   
4.
HIV感染者中神经精神疾患高发,可严重影响HIV感染者全程管理的各个环节。HIV感染者可能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HIV的直接作用罹患神经精神疾病;某些抗病毒药物也可能因中枢神经毒性导致神经精神疾患的发生或加重。应通过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从筛查、诊断、治疗各方面对HIV相关神经精神疾患进行系统性管理,包括由感染科医生负责的ART方案优化和由精神科或神经科医生负责的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神经科、消化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诊治现状和患者的治疗意愿。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 对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621例患者进行调查, 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 8分者进行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确定诊断, 并调查患者的治疗意愿。  结果  经过校正, 抑郁和/或焦虑障碍发生率神经科为33.4%、消化内科为18.8%、心内科为12.4%、妇科为25.5%, 总发生率约为22.5%, 门诊医生的识别率为18.9%。被调查者多愿意服用药物, 其次选择心理咨询, 再次选择精神科就诊。  结论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和/或焦虑障碍发生率, 门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率不高, 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躯体症状障碍(SS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精神科、中医科和消化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210名被试完成自评问卷,并经过结构化诊断访谈得出SSD的诊断。分析SS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非SSD患者比较,同时比较来自3个科室SS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被试中有27.1%(57/210)被诊断为SSD;患者年龄(43±13)岁,其中女性占61.4%(35/57),与非SSD患者各项人口学资料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5.6%(26/57)的SSD患者躯体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年,29.9%(17/57)报告近1年就诊次数超过20次。过去6个月接受过治疗的SSD患者有46.8%(22/47)治疗满意度3~5分,44.7%(21/47)对治疗效果评分3~5分。(3)SSD患者较各科室非SSD患者各项自评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精神科非SSD相比,在躯体症状、焦虑相关量表及12项健康调查简表(SF-12)亚量表精神健康总评(MC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科室的SSD患者在诊治情况和各项自评量表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D患者的身心受疾病影响较为严重,应得到积极治疗。综合医院精神科,尤其会诊联络精神医学亚专科工作应重点关注该类患者并开展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临床人文医患沟通是医务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能力,与医疗技术同样重要。近年来针对医学生临床沟通技能的教学也愈发受到重视。然而作为一项实践技能,其教学和考核有不同于理论课的特殊性,难度较大。北京协和医学院心理医学科,基于心理剧和角色理论,发展出一种新的沟通教学和评价方法——临床情景剧考试方法。该方法将医学生投入不同角色去共情其内心感受与冲突,主动运用医疗技术以外的人文沟通技术解决临床难题,并从旁观者的分享与点评进一步理解情境和思考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方法 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对165名八年制高年级医学生教授临床沟通课程,使用学生自评问卷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医学生在课后大部分临床沟通技能高于课前,大部分医患沟通能力评分高于课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得到强化.课程整体满意度为96.2%.结论 临床沟通技能课程达到了提高沟通技能的目的,沟通技能的客观考核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三甲综合医院门诊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FD)和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纳入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精神科门诊候诊患者,完成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 Anxiey Disorder Scale,GAD-7),躯体症状障碍诊断B标准量表(Somatic Symptom Disorder-B Criteria Scale,SSD-12),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方案2.0(WHO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 2.0,WHO DAS 2.0)等自评问卷,并经结构化访谈得出SSD和SFD诊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并比较SSD和SF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差异。结果699例受访者中,236例(33.8%)和431例(61.7%)分别被诊断为SSD和SFD,二者诊断一致性较低(Cohenκ=0.291 P<0.01)。SSD患者在PHQ-15[(12.01±5.54)分比(10.38±5.53)分,t=3.624]、PHQ-9[(11.84±6.76)分比(9.40±6.57)分,t=4.546]、GAD-7[(9.70±6.08)分比(7.34±5.92)分,t=4.871]、SSD-12[(23.60±11.43)分比(16.52±12.64)分,t=7.154]和WHO DAS 2.0[(22.65±8.52)分比(19.96±7.77)分,t=4.128]量表得分显著高于SFD患者,均P<0.01。结论SSD和SFD诊断一致性较低;相对于SFD患者,SSD患者在躯体症状负荷、焦虑抑郁情绪、与症状相关情绪、思维和行为问题、社会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住院医师与医学生在沟通课程前的医患定位及沟通信心情况,为课程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开设临床医患沟通课程的331名八年制医学生及308名住院医师,使用自评问卷的方式进行课前评估。结果 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4.31±0.740比4.03±0.790,P<0.01)、“收集患者完整的病史”(4.34±0.756比4.05±0.707,P<0.01)、“和患者讨论治疗方案”(4.05±0.812比3.60±0.823,P<0.01)、“告知坏消息”(3.85±0.897比3.26±0.907,P<0.01)、“整体的医患沟通能力”(4.23±0.796比3.70±0.808,P<0.01)的信心,住院医师组均高于医学生组。对不同沟通目标的排序,住院医师和医学生均为:“收集患者完整的病史”最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次之,“和患者讨论治疗方案”再次,“告知坏消息”最低。医生患者定位中,“以患者为中心”的5个条目住院医师组有2项高于医学生组,1项低于医学生组,“以医生为中心”的13个条目中7项住院医师组高于医学生组。结论 住院医师对于医患沟通的自信高于医学生,而“患者为中心”的定位略弱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的重点在两个群体分布特点相似。医学生沟通课程设置可以推广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当中,对于住院医师的教学需要强调共情和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