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近视眼的角膜表面形态及屈光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电脑验光仪及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为 2 0 0 0只近视眼 (分为低度、中度、高度、超高度 4组 )行验光及角膜摄像分析。以 2 82只正视眼作对照组。结果 :低度、中度、高度及超高度组角膜表面形态近圆形 (圆形及椭圆形 )分别为 2 8.39% ,2 7.73% ,2 8.0 4 % ,2 0 .0 8% ,低于正视组的 4 1.6 8% (P<0 .0 5 ) ;领结形 (对称及非对称领结形 )分别为6 5 .5 1% ,6 5 .91% ,6 4.87% ,72 .32 % ,高于正视组的 5 2 .0 7% (P <0 .0 5 ) ;角膜表面规则指数 (SRI)明显高于正视组 ;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 (SAI)与正视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平均角膜屈光度 (ACP)和散光度(CYL)显著大于正视组 (P <0 .0 5 )。结论 :近视眼角膜表面形态及屈光参数较正视眼有明显变化。LASIK术前详细分析角膜地形图为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及预测疗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体角膜缘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为初发性翼状胬肉20例、20眼行自体角膜缘移植,33例、35眼行羊膜移植,随访5~19月,平均12月.结果自体角膜缘植片轻度水肿,1周内消失,2~3周巩膜裸露区结膜上皮修复,长入新生血管.羊膜植片水肿,7~10d消失,2~3周新生血管化,无排斥反应发生.随访期内,2组均无胬肉复发.结论自体角膜缘移植和羊膜移植可有效地阻止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近视眼的角膜表面形态及屈光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电脑验光仪及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为2000只近视眼(分为低度、中度、高度、超高度4组)行验光及角膜摄像分析.以282只正视眼作对照组.结果低度、中度、高度及超高度组角膜表面形态近圆形(圆形及椭圆形)分别为28.39%,27.73%,28.04%,20.08%,低于正视组的41.68%(P<0.05);领结形(对称及非对称领结形)分别为65.51%,65.91%,64.87%,72.32%,高于正视组的52.07%(P<0.05);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明显高于正视组;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AI)与正视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角膜屈光度(ACP)和散光度(CYL)显著大于正视组(P<0.05). 结论 近视眼角膜表面形态及屈光参数较正视眼有明显变化.LASIK术前详细分析角膜地形图为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及预测疗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A/B超测量眼轴长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A/B超测量了 72 9眼眼轴长度 ,并分别代入SRKⅡ公式 ,计算人工晶体 (IOL)度数。结果 :眼轴长度及IOL度数之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应用B超测量眼轴长度与A超有很好的一致性 ,能较好地为开展白内障摘除IOL植入术服务。  相似文献   
5.
有的患者在白内障发展成熟或接近成熟时才就诊或寻求手术治疗,因此时已失去了直接观察眼底状况的机会,为术后视力评估带来了困难,尤其在病史不详的情况下,有些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等致盲疾病可能被白内障掩盖,致使手术医生不能全面、详细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选择.近年来,我们为白内障患者489例(520眼)术前常规行双眼B超检查,有助于了解玻璃体病变和眼底状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药物液化和机械液化相结合的方法,将20只Albino兔的玻璃体快速液化,然后用高速液流将视网膜冲破形成视网膜裂孔.结果37只眼成功的建立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模型.结论此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有助于临床研究视网膜脱离的发病机理、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IFN-α蛋白联合endostatin基因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兔眼球结膜下注射包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脂质体,3d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利用碱烧伤法制备兔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球结膜下联合注射重组IFN-α蛋白及包有endostatin真核表达载体的脂质体,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实验组角膜有很强的绿色荧光,而在对照组则无荧光。联合应用重组IFN-α蛋白和endostatin基因治疗,第7、10、13天角膜新生血管长度、面积明显小于重组IFN-α蛋白和endostatin基因的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重组IFN-α蛋白联合endostatin基因可有效抑制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37例、72眼,屈光度为-12D~-22.5D,平均为-16.37±3.12D,散光为-1.25~-4.25D,平均为-1.92±0.87D.结果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时35例、70眼(97.22%)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24眼(33.33%)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行或2行以上,2例、2 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术后6个月屈光度(1眼欠矫-1.50D)为-0.37±0.42D ,散光为-0.43±0.46D.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医源性散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准确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散光,首次提出医源性散光的概念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预防治疗医源性散光的方法.方法对724例、1411眼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统计术后医源性散光发生率,分析屈光度对医源性散光的影响.结果医源性不规则散光12眼(0.85%),医源性规则散光875眼(62.01%),大于0.5D者379眼(26.86%),症状明显94眼(6.45%),表明屈光度对医源性散光影响明显.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医源性散光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硬性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圆锥角膜及高度近视的矫正效果及安全性,应用RGPCL对低、中度圆锥角膜7眼和高度近视6眼进行矫正,过夜及连续配戴。结果圆锥角膜的矫正视力较框架眼镜明显提高,视力为1.2者1眼、1.0者3眼、0.8者2眼、0.6者1眼,高度近视RGPCL矫正视力均能达到1.0。3个月后,本组的平均屈光度及角膜曲率半径无明显变化,无不良并发症发生。认为RPGCL对圆锥角膜及高度近视的矫正视力及安全性良好,对阻止其进展可能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