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氟脲嘧啶灌洗并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方法,以负压吸引器代替加压外固定,以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5-FU)做为刺激软骨层粘连药物,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蜂胶治疗鼻出血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原因很多,出血部位各异,常见于鼻中隔的前端黎氏区及后鼻孔吴氏静脉丛,用传统方法治疗痛苦大且很难一次性治愈,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省时间、见效快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立杰  唐立滨 《山东医药》2007,47(34):90-90
患者女,63岁.因左侧鼻腔出血反复发作1 a入院.1 a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腔间断流血,量少,均能自行止血.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期间未用药物治疗.门诊行鼻窦CT检查显示鼻中隔向左侧偏曲;左侧下鼻甲前端占位性病变(无骨质破坏);右侧上颌窦黏膜肥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规律性鼻内镜处理对鼻咽癌放疗后鼻-鼻窦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行规律性鼻内镜处理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二组均给予鼻腔冲洗,对照组患者根据症状鼻内镜处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规律性鼻内镜处理。比较二组患者鼻-鼻窦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SNOT-22评分)改善效果。结果规律性鼻内镜处理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SNOT-22评分(40.94±7.39)低于对照组(47.34±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律性鼻内镜处理能降低鼻咽癌放疗后鼻-鼻窦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巴曲酶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58例(73耳)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36耳)和对照组(30例,37耳),其中观察组使用巴曲酶治疗,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治疗。二组治疗疗程均为3周,对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纯音听阈值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经过1~3周的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听力恢复程度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较对照组(40.54%)明显降低(P=0.038)。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应用巴曲酶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43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顽固性鼻出血以40~69岁的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2∶1,11—3月发病率高,出血部位以总鼻道居多,可以在鼻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再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结论顽固性鼻出血易发生在冬春季,多见于中老年人,关键是内窥镜检查出血点和有目的止血。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9岁,因右侧鼻塞6个月,鼻出血4个月于2005年9月10日收入院。6个月前患者出现右侧鼻腔阻塞,持续加重,4个月前右鼻腔开始出血,间断发作,量少。半个月前CT发现右侧鼻腔肿物。查体见右侧鼻腔血凝团块,清除后见中鼻道内暗红色新生物及少量坏死组织。初步诊断为“鼻腔肿物(右)”。鼻CT扫描示右侧中下鼻甲外形增大,右上颌窦自然口受压闭塞,右上颌窦、右蝶窦及右筛窦炎症。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庆大霉素所致活体豚鼠耳蜗损害是否具有拮抗作用。方法20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给予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00mg/kg/d,共8d,实验组同时口服亚硒酸钠1mg/kg/d,共8d。用药前后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听功能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观察耳蜗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动物的ABR阈值比实验组高约30dB(P〈0.01),Ⅰ波潜伏期较实验组延长约0.23ms(P〈0.01);SEM示对照组动物耳蜗外毛细胞纤毛区域性缺失;实验组纤毛形态基本正常;TEM示对照组动物耳蜗外毛细胞线粒体外膜破坏,局部膨出,次级溶酶体增多,可见髓样小体;实验组动物耳蜗外毛细胞基本正常。结论亚硒酸钠对庆大霉素所致活体豚鼠耳蜗损伤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