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表面修饰对氧化铁纳米粒子类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共沉淀法制备γ-Fe2O3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将γ-Fe2O3纳米粒子分别表面修饰二巯基丁二酸(DMSA)、柠檬酸、酒石酸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并用Zeta电位仪表征。由于γ-Fe2O3纳米粒子可以催化双氧水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从而发生显色反应,这一特性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相似,通过岛津UV-3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检测该显色反应,评估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及表面修饰的影响。结果:(1)TEM和Zeta电位测量表明,γ-Fe2O3纳米粒子直径约为13 nm,表面修饰能够有效调控其表面电荷;(2)氧化铁纳米粒子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与纳米粒子的表面电荷相关,表面负电荷有利于增加对带正电荷底物TMB的亲和力,从而增加类酶活性;(3)γ-Fe2O3/DMSA具有最高的表面负电荷,米氏常数测量表明Km(TMB)为0.3 mmo.lL-1,表现出与天然HRP对底物TMB类似的亲和力。结论:通过表面修饰可以调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类酶活性,其作为HRP模拟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寻找最佳制备工艺,提高产品稳定性。方法对渗透压、活性炭用量、pH值、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并考察了制剂的稳定性。结果通过处方工艺筛选研究和影响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结论该处方工艺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补虚化浊方含药血清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自噬标志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康柏西普组、补虚化浊方组,正常组加入不含FBS的血清培养,缺氧组加入含CoCl2 100μmol/L的培养液+空白血清培养,康柏西普组加入含CoCl2 100μmol/L的培养液+20μg/mL康柏西普+空白血清培养,补虚化浊方组加入含CoCl2 100μmol/L的培养液+20%补虚化浊方含药血清培养。分别于培养24 h、48 h、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培养72 h后,Wester blot法检测细胞中自噬标志蛋白LC3BⅡ/Ⅰ、Beclin-1表达情况。结果 缺氧组细胞培养24 h、48 h、72 h的细胞活力吸光度值、上清液中VEGF含量和培养72 h后细胞中LC3BⅡ/Ⅰ、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  相似文献   
4.
张武锋  王芳  吴沂旎  吴雪梅  冀璐  韩治华 《北京中医药》2019,38(11):1106-1108,封3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高糖作用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s)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LE-B_3,将传代的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川芎嗪组,分别用含5.5 mmol/L葡萄糖、25 mmol/L葡萄糖、25 mmol/L葡萄糖+0.2μg/mL川芎嗪的培养基培养48 h。TUNEL染色法检测3组HLEs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促凋亡蛋白Caspase-3及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高糖组HLEs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糖+川芎嗪组(P0.05),高糖+川芎嗪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Caspase-3表达升高(P0.05),高糖+川芎嗪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Bcl-2表达降低(P0.05),高糖+川芎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可抑制高糖作用下HLEs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湘西南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及卫生状况,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对2008-2012年湘西南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农村集中式供水以地下水为水源占91.56%,地表水源仅占8.44%.出厂水枯、丰水期水总合格率为28.00%、末梢水枯、丰水期水总合格率为20.67%.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63.56%、53.93%、77.63%;65.93%、54.07%、81.78%;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为44.00%、33.63%、61.04%;59.41%、48.15%、64.74%.结论 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水质合格率低,主要受微生物指标影响.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源的保护、改善给水工艺流程及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是提高供水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沂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3):28-30
当前涉外护理专业教育仍处于尝试与摸索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系统、完整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针对该专业医护英语的职业性,其评价标准也应与公共英语有所不同,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引导师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尝试引入国际通行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体系和国内新近建立、日趋完善的医护英语水平考试,并在医护英语教学中侧重知识的专业性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标准,是解决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效果不符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吴沂旎  吴宁玲  庄曾渊 《陕西中医》2020,(12):1683-1686
目的:体外培养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组对缺氧状态下细胞增殖及其舒缩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第6代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将正常培育的细胞加入100 μmol/L的CoCl2诱导缺氧12 h后,将细胞随机分为三组。缺氧对照组(不含药物、无生长因子及血清的培养液组)、含川芎嗪0.02 μg/ml培养液组、含川芎嗪0.2 μg/ml培养液组。培养24 h后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视网膜内皮细胞的吸光度值,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eNOS及ET-1的表达。结果:川芎嗪0.02 μg/ml组、0.2 μg/ml组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缺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浓度的增高吸光度值也增高 0.02 μg/ml组与0.2 μ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缺氧对照组比较,川芎嗪各组eNOS蛋白表达升高(P<0.01),且药物浓度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川芎嗪各组ET-1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但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保护在缺氧环境下受损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上调eNOS表达,下调ET-1表达,调节其分泌功能和血管舒缩功能,从而维持血管外周阻力和局部舒缩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第7代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用于实验。葛根素组中加入含不同浓度葛根素的培养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空白培养液。24h及48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05mg·L-1、0.50mg·L-1、5.00mg·L-1、50.00mg·L-1和500.00mg·L-1葛根素组作用24h及48h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明显。24h葛根素组OD值(按照葛根素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0.283±0.060、0.337±0.030、0.349±0.030、0.405±0.030、0.352±0.020)明显高于对照组(0.161±0.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48h葛根素组OD值(按照葛根素浓度由低到高分别为:0.371±0.030、0.377±0.040、0.410±0.040、0.400±0.020、0.310±0.04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279±0.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其作用与葛根素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舒缩因子的影响。

方法:取第8代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用于实验。实验组中加入含不同浓度葛根素的培养液,对照组加入不含药物、无生长因子及血清的培养液。培养48h后用Western blotting 法测各组细胞eNOS及ET-1的表达。

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葛根素组eNOS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1),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eNOS的表达也增加。葛根素组ET-1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1),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ET-1表达下降。

结论:葛根素通过上调 eNOS的表达,下调ET-1的表达,调节血管一氧化氮内皮素(NO/ET)的比值,从而发挥松弛视网膜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素(Puerarin,Pur)对体外培养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Choroid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VECs)增殖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人CVECs用于实验。实验组中加入含不同浓度的Pur培养液,细胞对照组加入等量空白培养液。24 h及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细胞对照组比较,0.05、0.50、5.00μg/ml和50μg/ml Pur组作用24 h及48 h后CVECs A值均增加(P<0.01)。结论:Pur对体外培养的CVECs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其作用与Pur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