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方案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75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8例,B组37例.A组接受前路手术方案治疗,B组行后路手术方案治疗,对2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A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显著低于B组的27.03%(P<0.05).结论 胸腰椎多节段脊拄骨折实施前路手术方案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近年来,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PKP技术,经皮双侧椎弓根穿刺单球囊双侧扩张治疗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2009年4月~2014年11月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及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97例,男74例,女23例,年龄26~68岁。其中重物砸伤29例,高处坠落伤47例,交通伤21例;陈旧性骨折12例。主要累及节段:T11 5例,T12 16例,L1 31例,L2 29例,L3 10例,L4 6例。回顾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总结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所采取的处理措施。结果:共有21例患者发生39例次并发症,其中术中大出血(1500ml)17例,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0例,神经根腋下撕裂2例,脑脊液漏3例,钛网位置不良5例,浅层感染2例。上述并发症分别通过术中和术后输血、补充血容量,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脱水剂和激素,术中修补硬膜囊、加压包扎,再次手术探查减压等处理措施后,均获得较好预后。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3个月,平均23.27±3.10个月,神经症状在1周~3个月完全缓解,钛网植骨均获得愈合,无进一步移位,脑脊液漏均一期愈合。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稳定性重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对其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和应对,多数并发症通过正确处理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7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3.2个月,观察术后即刻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改善情况和末次随访时矫正高度丢失情况、后凸角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及内固定情况。结果 26例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22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4例无变化。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基本矫正。末次随访时未发生内固定断裂,伤椎高度和后凸角丢失轻微。结论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永铁  申雄成 《中国药房》2023,(19):2365-2370
目的 初步探讨高良姜素(Gal)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手术构建OP大鼠模型。实验设置假手术(Sham)组(生理盐水)、模型(Model)组(生理盐水)和Gal低、中、高剂量组(2.5、5、10 mg/kg)以及抑制剂组(10 mg/kg Gal+100 mg/kg 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剂PX-478),每组12只。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90 d。观察大鼠股骨显微结构,评估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状况,观察大鼠骨组织病理损伤及新生血管情况,检测大鼠股骨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表达,检测大鼠血清中骨钙素(OCN)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含量以及骨痂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P)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厚度(Tb.Th)、最大负载、新生血管数量和血管面积、PECAM-1平...  相似文献   
6.
寰枢椎疾患因其位置特殊,结构复杂,毗邻颅脑、延髓、椎动脉等重要组织,致使开展此部位的手术治疗也相对困难。慢性寰枢椎脱位行颅骨牵引不易整复;单纯后路手术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加枕寰原位融合,不能解除脑干的压迫,也不能清除病灶或达不到完全复位的效果。因此开展经口咽入路清除寰枢椎病灶组织及前路松解、寰枢椎撬拨整复脱位的手术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8例和B组38例,A组实施经伤椎短节段固定,B组实施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的矢状面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术前、术后3 d 2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末次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大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A组Cobb角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B组为15.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均可改善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但是经伤椎固定可减少术后矫正度丢失,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符合研究条件病患,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及观察组(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治疗前后椎体状态变化程度、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Cobb角、中线高度、前缘高度差异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研究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的处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2006年11月~2009年9月间本院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256例中发生并发症的48例分为早期组与成熟组进行了并发症研究.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完成并康复出院,通过进行6~24个月的术后随访及分阶段分析,骨不连、骨折端劈裂屈膝受限、远端锁钉失败、主钉断裂等五项两组间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带锁髓内钉的使用具有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且患者患处功能恢复快等显著优点.但需要注意术前选钉合理、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康复及时、科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的儿童胸腰椎结核15例。观察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矫正角,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10.5°~34°,平均28.3°,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无明显角度丢失,3例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恢复至正常,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植骨获得满意融合,无结核复发。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