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俊安  吴宗波 《华夏医学》2005,18(6):951-952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AM I90例分为经静脉溶栓治疗65例为溶栓组,同期未溶栓治疗25例为未溶栓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溶栓组临床血管再通率为81.5%,溶栓组再通者病死率为3.8%,发生心室重构(LVRM)18.8%,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值61.4±5.8,发生严重心律失常16.9%。溶栓未通和未溶栓者病死率为35.1%,LVRM 72.9%,LVEF 27.3±3.2,严重心律失常32.4%。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心室重构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联合肾上腺素进行心肺复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的主要方法 ,除了及早进行有效胸外心脏按压、除颤及人工呼吸外 ,药物的合理应用也是复苏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表明 ,β 内啡肽在休克、心跳呼吸停止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此 ,我们进行了纳洛酮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于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是 1 997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和住院的心跳呼吸停止患者 ,男 61例 ,女 35例 ,年龄 1 6~ 82岁。平均 (59.4± 7.6)岁。心跳呼吸停止时间 2~ 8分钟 ,平均 6 .2分钟。随机分成A、B、C三组 ,A组 33例 ,男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耐受性。方法将102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2例给予氯沙坦治疗,B组50例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根据治疗后1年对两组临床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脏超声指标及X线心胸比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期间患者动静脉血气改变情况.方法 对心跳骤停且CPR成功的13例患者,采用简易呼吸机联合气管插管法进行急救,由专人监测心脏骤停前12 h、CPR开始后5 min和(或)30 min及CPR成功1 h后的动静脉血气改变情况.结果动脉血CPR期间pH值、BE先升高再下降(P=0.01),静脉血先下降后升高(P=0.01),CPR成功后1 h恢复至心跳停搏前水平;动脉血PCO2先下降再上升(P=0.02),静脉血先升高再下降(P=0.00),CPR成功后1 h恢复至心跳停搏前水平;动脉血、静脉血CPR期间PO2均先下降后升高(P=0.00;P=0.00),CPR成功后1 h恢复至心跳停搏前水平;动脉血、静脉血HCO-3 CPR期间先升高后下降(P=0.03;P=0.02),但动脉血波动幅度大于静脉血.结论 CPR期间实施有效的肺泡通气技术,尽早恢复机体组织血供是纠正酸碱紊乱的根本方法.正确进行血气监测,合理使用NaHCO3,或使用不产生CO2的纠酸剂,有利于提高CPR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效果。 方法 采用RCA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陷的根本原因,针对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手卫生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落实等关键要素制定改进方案,落实完善体系、明确职责、针对性培训、规范操作、考核评估、监督问效以及循环改进等措施。评估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应用RCA后,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中的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及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落实率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用RCA方法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促进质量持续改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肾上腺素进行心肺复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将 96例病人随机分A、B、C三组 ,复苏时分别每次静注肾上腺素 10mg ,5mg和 1mg ,观察复苏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存活情况。 结果 A、B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优于C组 ,但A、B二组差异无显著性。三组的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心肺复苏时 ,每次静注 5mg肾上腺素足以使自主循环恢复 ,不需再加大肾上腺素的使用量 ,以免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腹部闭合性损伤67例院前急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崇宽  吴宗波  黄崇军  罗宝权 《广西医学》2004,26(12):1847-1848
腹部闭合性损伤在临床中非常多见,常为多发性损伤,严重常合并有失血性休克甚至心跳呼吸停止,伤情复杂,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正确、迅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为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患日后的生存质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是抢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院急诊科从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共抢救严重闭合性腹部创伤病人67例,现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宗波 《浙江临床医学》2013,(12):1832-1833
气管插管是院前急救开放气道的有效方法,能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赢得抢救时间,同时应用简易呼吸机辅助通气,可及时纠正患者的缺氧状况,维持肺脏及心脑血管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简易呼吸机具有功能强、体积小、操作简单、方便携带等优点,在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科采用简易呼吸机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复苏初期不同人工通气方式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初期不同的人工通气方式对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65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初期采用气管插管、气囊面罩口咽通气管通气两种人工通气方式对复苏效果的影响,并比较其优缺点,分析不同人工通气方式在心肺复苏初期的利弊.结果在心肺复苏初期进行气管插管,有效率为38.7%,存活率为16.1%;气囊面罩口咽通气管通气复苏的有效率为64.7%,存活率为38.2%,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初期气囊面罩口咽通气管通气是一种理想的可靠的通气方式,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通气量,对循环的复苏如胸外按压影响较小,容易操作,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良好机会,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防范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方法:分析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运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及持续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效防范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2015年护生针刺伤发生率为15.66%,2016年护生针刺伤发生率为3.88%,χ2=7.679,P<0.01。结论:PDCA循环可降低护生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