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胰腺分裂与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学关系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分裂(PD)在慢性胰腺炎病因学中的作用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将32只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Ⅰ组:部分结扎背-腹胰管间的交通支。Ⅱa组:切断并结扎交通支。Ⅱb组:在背胰管注入小乳头前2mm处将其切断并结扎断端。Ⅲ组:假手术对照组,除不结扎交通支外,其余操作同上。于手术前检测各组犬血清磷脂酶(PLA2)和淀粉酶(Ams)活性及背、腹胰管基础压并在胰泌素激发后15、30、45、60和90分钟各测压一次。于术后180天再行胰胆管测压和造影并观察背、腹胰和十二指肠乳头的病理改变。结果:⑴Ⅰ、Ⅱa组和Ⅱb组术后5-80天血清PLA2和Ams活性显著升高。⑵处死时Ⅰ、Ⅱa组腹胰管和Ⅱb组背、腹胰管压力在激发后30-60分钟显著高于注药前(P<0.01);在60分钟后,前两组压力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而Ⅱb组仍较高(P<0.05),该组压力在90分钟后恢复正常。⑶光镜:Ⅱb组犬背、腹胰小叶间或/和胰管周围显著纤维组织增生,腺细胞结构破坏和炎细胞浸润。Ⅰ和Ⅱa组腹胰见轻度上述改变。⑷电镜:Ⅰ、Ⅱa组腹胰和Ⅱb组背、腹胰腺细胞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融合和扩张。酶原颗粒减少,线粒体肿张。Ⅰ和Ⅱa组背胰及Ⅲ组背、腹胰未见异常。结论:PD是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学因素之一,其引发胰腺炎的机制是在胰液分泌的高峰期副乳头功能性梗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分裂的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特点及其在胰腺炎病因学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4例胰腺分裂的ERCP、常规CT和B超(BUS)表现、血清淀粉酶活性和合并胰腺炎情况等作一分析。结果:(1)背侧和腹侧胰管长度分别为16.56±2.52cm和5.55±1.46cm。多数病例有背侧(10/14)和腹侧(8/14)胰管扩张及末端括约肌段缩窄(10/14)。背胰管内造影剂的排空多延迟(8/14)。(2)常规CT和BUS检查未见胰腺外形改变。(3)93%的病例合并急性或慢性胰腺炎。结论:(1)经小乳头插管行背胰管造影为诊断胰腺分裂的必要手段。(2)常规CT和BUS无确诊价值。(3)胰腺分裂患者易因小乳头缩窄使胰液排空受阻而引起胰腺炎。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壶腹周围癌能谱CT参数特征,探讨能谱成像在判断不同组织来源壶腹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88例分成3组,其中胰头腺癌39例,胆总管末端腺癌22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27例。分别测量增强各期病灶的能谱曲线斜率、水浓度、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NIC),采用单因方差分析和Scheffe检验比较各能谱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三期增强扫描中,3组之间水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碘浓度:胆总管末端腺癌组分别为动脉期23.34mg/mL,门脉期25.79mg/mL,延迟期25.52mg/mL;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组分别为动脉期14.35mg/mL,门脉期18.15mg/mL,延迟期19.47mg/mL;胰头腺癌组分别为:动脉期10.10mg/mL,门脉期13.01mg/mL,延迟期12.88mg/mL。标准化碘浓度:胆总管末端腺癌动脉期0.22,门脉期0.59,延迟期0.85;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组动脉期为0.16,门脉期为0.39,延迟期0.59;胰头腺癌组动脉期0.09,门脉期0.30,延迟期0.46。斜率:胆总管末端腺癌组动脉期2.51,门脉期3.07,延迟期2.83;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组动脉期斜率为1.64,门脉期斜率为2.11,延迟期斜率为2.21;胰头腺癌组动脉期斜率为1.08,门脉期斜率为1.30,延迟期斜率为1.37;各值均为胆总管末端腺癌组最高,胰腺癌组最低,且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能谱成像多参数联合诊断有助于鉴别壶腹周围癌的起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方法对28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用明胶海绵颗粒等材料进行栓塞。结果左支气管动脉栓塞10例,右支气管动脉栓塞12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6例。确定出血血管栓塞后,28例患者咯血停止,27例3日内未再咯血,有1例仍有咯血,1周后再行栓塞术后,咯血停止。结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又无法耐受外科手术者,应及时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CSP患者的MRI特征,比较影像特征与病理结果,分析其MRI特点。结果 13例早期CSP于MRI均清楚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切口瘢痕处,瘢痕于MR平扫T1WI和T2WI呈低信号。9例妊娠囊呈类圆形囊性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4例呈不规则团块状病灶,其中3例T1WI呈混杂高、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低信号。7例DWI中,5例妊娠囊D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ADC呈稍低信号;2例妊娠囊DWI呈不均匀低信号,ADC呈高信号。2例增强扫描均可见妊娠囊囊壁呈环形强化。13例病理检查镜下均可见滋养叶细胞、绒毛及蜕膜组织。结论 CSP的MRI具有一定的特征,对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颅内动脉瘤共 11例 ,其中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2 3~ 6 5岁。颈内动脉瘤 4例 ,后交通支动脉瘤 4例 ,前交通支动脉瘤 3例 ,动脉瘤直径最小为 4mm ,最大为 2 3mm ,所有患者均采用GDC材料进行栓塞。结果  10 0 %栓塞 7例 ,90 %~ 99%栓塞 3例 ,70 %~ 90 %栓塞 1例 ,术后随访 1~ 12个月 ,无一例再出血。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使用GDC栓塞材料操作方便、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T_2值曾被用作胰腺移植排斥反应的客观指标。但未见应用五钆-二甲基葡胺增强动态梯度回波成象评价移植胰腺的报道。为研究二者对早期诊断排斥反应的价值,作者对4例行胰肾联合移植术患者所作的16次MR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各2例,年龄22~47岁。例1~4检查次数分别为4、6、5和1次。各次检查均在术后3天~6个月随机进行。作者使用1.5T设备,采用自旋成象,梯度回波成象及团注对比剂后增强梯度回波动态成象等技术得出各帧图象的增强百分比,藉以作出增强百分比曲线并计算植入胰腺的平均T_2值。将MR结果同临床和实验数据和/或活检的结论对照。正常功能、急性功能不良及治愈排斥者的第一分钟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颅内动脉瘤电解脱铂金圈 (EDPC)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 ,探讨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4年 7月用EDP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5 8例。其中 5 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例 ,术前Hunt&Hess氏分级 :Ⅰ级 36例 ,Ⅱ级 12例 ,Ⅳ~Ⅴ级 8例。本组 5 8例 6 0个动脉瘤 ,均采用EDPC治疗。放置铂金圈过程中及解脱后及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以了解动脉瘤腔栓塞情况。结果  5 8例中 ,前循环动脉瘤 5 1例 ,后循环动脉瘤 7例。多发性动脉瘤 3例。 5 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6 0枚动脉瘤 ,5 8枚动脉瘤栓塞成功 ,2枚因载瘤动脉严重痉挛失败 ,手术成功率为 96 .6 %。按动脉瘤的填塞程度分为 :完全填塞 4 4 (75 .9% )例 ;不完全填塞 12 (2 0 .7% )例。本组非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 6 .9% ,1例因EDPC疝入载瘤动脉发生偏瘫。无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 ,本组无死亡病例。本组 4 1例患者经 1~ 4年随访 ,无SAH再复发病例。结论 EDPC栓塞治疗动脉瘤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