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N6-甲基腺嘌呤核苷(m6A)和腺嘌呤核苷(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肝癌细胞m6A甲基化水平。方法 HepG2和L02细胞mRNA经分离、消化为核苷,再经含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的甲醇沉淀处理。色谱柱为Agilent Proshell 120 EC-C18柱,流动相为0.1 g/dl甲酸水-甲醇(82:18),流速0.4 ml/min,柱温为30 ℃。质谱检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测定m6A和A的浓度,计算细胞m6A甲基化水平。 结果 建立的LC-MS/MS法检测m6A和A的浓度分别在0.15~50.00 ng/ml和1.50~50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00 %,准确度为93.67 %~101.10 %,回收率为91.46 %~97.60 %,基质效应为90.26 %~99.27 %,样品稳定性良好。HepG2和L02细胞m6A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73 ± 0.11)%和(1.26 ± 0.22)%。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和灵敏,可用于检测肝癌细胞m6A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胸段脊柱侧凸的前路矫形方式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2年6月-2007年4月,采用前路矫形技术治疗胸段脊柱侧凸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11~17岁,平均13岁.特发性脊柱侧凸17例,Chiari畸形I型或脊髓空洞伴胸段脊柱左侧凸6例.病程3~10个月.站立正位X线片示Cobb角为40~78°,平均59°.Bending相自然矫正率为50.O%~67.5%,平均53.5%. 结果 患者术后均无胸腔感染,其中1例于术后3周发现乳糜胸、T6 螺钉松动拔出和椎体破裂,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术后2周站立位X线片示Cobb角为3~20°,平均13.7°,矫正率为76.8%.2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0~60个月,矫正丢失2~8°,平均4.6°.患者固定融合区植骨均愈合良好,均无内固定断裂、明显后凸加重及曲轴现象发生. 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前路矫形是治疗胸段脊柱侧凸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基础实验研究的迅速发展,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作者就ACS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基础、不稳定斑块的治疗对策、ACS的危险分层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河南省儿童青少年遗尿症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19年10月—2020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某县5所中小学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及儿童睡眠调查表进行调查,对影响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结果 实际发放问卷4 500份,回收4 120份,有效问卷3 9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95%。调查结果显示有7.82%儿童患有遗尿症。遗尿组的情绪症状、多动和困难总分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两组品行问题、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遗尿儿童和青少年的困难总分与打鼾、夜间呼吸问题、嗜睡、注意力缺陷、睡眠总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便秘、学习成绩较差是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论 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影响因素是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孩子学习成绩差、便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因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及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余年住院患者的240例资料,分析其房颤病程和伴随的疾病,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的情况,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结果:合并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病变和脑卒中者分别为57.1%、31.7%和20.4%。对房颤病程不清楚者在阵发性房颤中占13.9%、在持续性房颤中占20.1%。在阵发性房颤中单独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B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治疗者分别占37.6%、25.7%和21.8%,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4.9%,有7.9%的患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中单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者分别占57.6%、23.7%和7.2%,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0.8%,有20.1%的患者无需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有10.9%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4.4%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VVI起搏,主要原因分别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常伴随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疾病和脑卒中,部分患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大部分阵发性房颤单用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57.6%用地高辛、20.1%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就可维持心室率。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起搏指征和方式均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wnt5a、LRP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脑缺血2 h,持续灌注10 d,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缺血侧海马CA1区wnt5a、LRP5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wnt5a和LRP5蛋白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补肾生髓方组与益气活血方组wnt5a蛋白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补肾生髓方组LRP5蛋白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两种中药复方可通过增强海马CA1区wnt5a蛋白表达,抑制LRP5蛋白的表达,调节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的研究。方法我院自2002年7月~2010年4月收治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9例,19例存活,抢救成功率67.9%。结论百草枯农药毒性较强,没有特效解毒药,其病死率高。早期采用减少毒物吸收方法,最终彻底清除毒物是治疗的关键,及时用针对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采用日间模式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瘘(AVF)成熟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采用日间模式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AVF成熟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基础信息、病变部位、穿刺入路、使用球囊个数与直径,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味补气胶囊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六味补气胶囊高剂量组、六味补气胶囊低剂量组及脾氨肽组。采用烟熏加脂多糖(LPS)气管滴入法建立COPD肺气虚证实验动物模型,各组灌胃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评分,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肺组织病理评分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六味补气胶囊高剂量组与脾氨肽组肺组织支气管黏膜上皮病变、支气管壁炎细胞浸润2项指标病理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六味补气胶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SP70蛋白在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中高表达(P<0.01);六味补气胶囊高剂量组与脾氨肽组HSP70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六味补气胶囊低剂量组HSP70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六味补气胶囊能够减轻COPD肺气虚证大鼠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及炎症反应,降低HSP70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国内177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疾病诊治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概况。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数字化核心期刊群关于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疾病的论文及案例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7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疾病中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两者比例为6.70:1;男女比例为5.32:1。心脏疾病、心律失常和下肢动静脉血管病变是引起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疾病的常见疾病诱发因素。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的确诊率为75.44%,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36.56%)和腹部CT检查(41.38%)。有记录误诊率为35.59%,总病死率为52.54%。结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疾病预后较差,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合并各种心脏疾病和心律失常的高龄患者,出现腹痛严重程度与腹部体征不成比例及异常胃肠道排空症状的应考虑此病发生的可能。综合运用多种辅助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手段是改善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疾病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