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丹参低右静滴致速发过敏性休克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例1,男33岁。因寻常型银屑病用丹参注射注液1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1分钟后病人感胸闷、气紧、呼吸困难、面唇紫绀、烦燥不安、反应迟钝。呼吸40次/分,脉搏扪不清、血压0。立即停输此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l,静注地塞米松10mg,非...  相似文献   
2.
固定型药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不清楚。我们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了刀例固定型药疹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叨例固定型药疹患者,经检查无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男M例,女6例,年龄15-62岁,平均32.4岁。服用解热镇痛药所致16例,成胺8例,四环素4冽,巴比妥类2例。30例患者中8例第一次发疹,14例第二次发疹,8例第三次发疹。因药疹目前缺乏特异的辅助诊断,所有病人诊断均据用药史、皮报特点、潜伏期进行诊断。正常对照组20例,以前无药物反应的历史,按性别年龄与患者组匹配。分别在患者…  相似文献   
3.
消炎、止痒是皮肤科常用方法.根据临床需要,我们研制了地吲擦剂,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蝮蛇抗栓酶静脉滴注治疗银屑病10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3年以来,应用蝮蛇抗栓酶注射液(辽宁抚顺青峰制药厂生产)静滴治疗顽固性银屑病10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86例银屑病患者,男136例,女50例;年龄15~63岁,平均29岁;病程10天~23年。随机选择104例作为蝮蛇抗栓酶治疗组,静...  相似文献   
6.
7.
面部毛囊虫皮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治疗起来较顽固、易复发。我们对86例镜检毛囊虫阳性者,进行口服灭满灵0.Zhd十硫磺粉刺洗剂涂搽息部(简称对照组)与口服灭满灵0.Zhd十药物面膜(简称治疗组)治疗对比,近期疗效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6例病人,病程1周一3年,年龄16一七岁。发病因素:与化妆品有关2例,与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关5例,与在院外美容馆作皮肤护理有关2例,与环境因素有关2例,与饮食有关8例,余原因不明。其中轻度占30.2%,中度占45.3%,重度占24.4%。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  相似文献   
8.
斑秃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斑秃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研究表明 ,一些免疫性疾病存在血粘度的变化[1] 。为进一步探讨其病因 ,我们检测了 4 8例斑秃患者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变化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检测对象 秃发患者 4 8例 (其中全秃患者 6例 ) ,男 2 6例 ,女 2 2例 ,年龄 14~ 56岁 ,1周内未服用任何抗凝药物。所有患者依据临床表现确诊。正常对照30例 ,经检查无心血管等脏器疾病 ,男 2 0例 ,女 10例 ,其性别、年龄与患者组相似。  [作者单位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四川泸州  6460 0 0方法  1.血液流…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注射液致急性荨麻疹型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6岁,工人。因“斑秃”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刺五加40ml(中美合资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300416),静滴约10min病人感全身瘙痒不适,继之出现红色风团,伴胸闷、心慌。查体:T37.4℃,P114次/min,R23次/min,BP14/9kPa,心率114次/min,律齐有力,呼吸平稳,呼吸音较粗,面部潮红,全身见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立即停止输液,并口服非那根25mg和肌注地塞米松5mg,半小时后全身皮损消退。间隔2日,又给病人输用刺五加注射液出现类似皮疹,经处理后皮疹消退。讨论 刺五加注射液系用刺五加全草研制提…  相似文献   
10.
无疱疮治疗较困难,常规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常带来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我们根据天疮疮棘层松解发生的机制使用止血芳酸等纤溶酶抑制剂,治疗2例天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亚病例简介[例1】吴某,女,10岁。因全身反复发生水疮、大疮于1994年7月5日入院。4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随即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疤和少许血疮,并有痛痒。水疮很易破裂形成糜烂面,疼痛。口腔内也经常出现水病、糜烂及疼痛,影响进食。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天泡疮”,并住院治疗,主要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病情缓解后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