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皮质醇、血糖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将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亚低温和常规治疗组,检测入院第1天(d1)、第3~5天(d3~5、第14天(d14)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c-肽、皮质醇、血糖的水平,进行对照比较。记录患者第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NIH-SS)和病死率。结果入院d1、d3~5、d14两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皮质醇、胰高血糖素、血糖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d3~5、d14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血糖的水平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第14天的NIHSS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的病死率为31.3%和45.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亚低温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机体应激激素的紊乱,降低血糖水平,保护脑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2.
格林-巴利综合症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2、IL-6、α-TNF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和常规治疗组,检测入院第1天(d1)、第3-5天(d3-5)、第14天(d14)血清IL-2、IL-6、α-TNF的水平,进行对照比较。记录患者第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NIHSS)和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d1、d3-5、d14血清IL-2、IL-6、α-TNF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亚低温治疗组d3-5、d14血清IL-2和IL-6的水平均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和P<0.05)。亚低温治疗组第14天的NIHSS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1)。两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1.3%和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2、IL-6的水平,抑制卒中后炎症反应,保护脑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使用血栓溶解药物 ,特别是动脉内溶栓治疗是近年来脑卒中治疗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并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从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应用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患者缺血性卒中 15例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脑缺血性卒中患者 15例 ,男 11例 ,女 4例。年龄 6 0~ 74岁 ,平均 6 5岁。所有患者均有单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等临床表现 ,肢体肌力均小于 3级。15例患者溶栓前均行头颅CT检查 ,排除脑出血 ,且影像未显示与体征相对应的梗死灶。术前常规行出血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中风病人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溶栓前后按照卒中病人神经病学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并进行血管影像学评价。结果:15例病人中有9例缺血后完全再灌注(占60%),3例缺血后部分再灌注(占20%),治疗后病人神经病学缺损评分显著下降,总有效率80%,显效率66.7%,结论: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吕晓侠 《解剖与临床》2001,6(2):111-113
格林-巴利综合症(GBS)是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1985年全国21省农村流行病调查患病率为16.2/10万,1994年北京地区调查年发病率为1.4/10万,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一般认为本病并不流行传染。我院1994~2000年共收治此病41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眩晕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258例眩晕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分析其眩晕病因。结果 258例眩晕患者的常见病因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41例(54.7%),后循环缺血54例(21.0%),神经症33例(12.8%),高血压病10例(3.9%),前庭神经元炎5例(1.9%),偏头痛5例(1.9%),梅尼埃病3例(1.2%),多发性硬化2例(0.8%),脑干出血2例(0.8%),桥脑小脑角肿瘤1例(0.4%),不明原因2例(0.8%)。结论 BPPV是眩晕患者最常见的原因。对眩晕患者需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合理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是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1985年全国 2 1省农村流行病调查患病率为 16 2 / 10万[1] ,1994年北京地区调查年发病率为 1 4 / 10万[2 ]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一般认为本病并不流行传染。我院 1994~ 1999年共收治 4 1例GBS患者 ,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2 3例 ,女 18例 ,发病年龄最小为 13岁 ,最大为 86岁 ,平均年龄 4 2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以冬夏两季略多。病前有前躯因素者为 34例 ,占 80 9%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为首发 ,共 13例 ,占 31 7% ,其次为腹泻、低热各 4例 ,胃炎 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和MRI特点,提高MS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MS的临床表现和MRI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MS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急性或亚急性发病。26例病前有诱因,主要与感染有关,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和视力减退为多见,复发-缓解型32例,病变部位中脊髓29例,视神经28例,大脑半球14例,脑干8例,小脑4例,发作性症状14例。MRI检查脑部病灶多位于侧脑室周围和胼胝体,病灶多呈卵圆形,大部分病灶与侧脑室壁切线垂直或相连;脊髓病灶位于颈髓和胸髓,与脊髓长轴一致的长条状或多发非连贯性条索状,位于脊髓后外侧,激素治疗后大部分病灶可缩小或消失。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组均有明显疗效,慢性起病者也有改善。结论:结合MS的临床表现和脑部及脊髓MRI结果,可以提高对M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胰岛素 (INS)、胰高血糖素 (GL)、C肽、血糖 (FBG)含量测定 ,观察其含量变化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130例脑血管病患者 ,其中脑出血 5 8例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梗死 35例 ,腔隙性梗死 37例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急性期或恢复期检测INS、GL、C肽含量同时测定FBG ,并与 42名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INS、GL、C肽及FBG含量在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 3组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恢复期INS及C肽含量仅在腔隙性梗死组显著增高。结论 脑血管病急性期INS、GL、C肽及FBG增高是由于脑部病变损伤下丘脑 垂体功能所致 ;高胰岛素血症是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