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双(二苯基瞵)-丙烷基-二氯化镍存在下,3,6-二氯哒嗪与1,4-二溴苯格氏试剂共聚,庚氧基取代苯与3,6-二氯哒嗪格氏试剂共聚得到了哒嗪类新型共轭共聚物。并用FTIR、NMR对中间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XRD测试对共聚物结晶性进行了讨论。该合成方法所得的共聚物收率分别为75%和67%。其中含有烷氧基苯单元的共聚物在DMF、DMSO等极性溶剂和有机酸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共聚物的紫外-可见光谱中,分别在310nm、345nm等处出现最大吸收峰。XRD结果表示共聚物具有一定的结晶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法在室温下制备了3,6二噻基哒嗪与1,4二噻基苯的共聚物(Ⅰ)、3,6二噻基哒嗪与4,7二噻基2,1,3苯并噻二唑的共聚物(Ⅱ)和4,7二噻基2,1,3苯并噻二唑与1,4二噻基苯的共聚物(Ⅲ)。并以FTIR、UVVis、SEM、循环伏安等测试手段对上述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3种新型共聚物有出现层状结构的趋势,厚度达到微米级,并且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AA)、淀粉(CTS)和高岭土(KL)为原料,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采用紫外光引发合成了复合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研究了AA中和度,AIBA、CTS、KL的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以及溶液pH、盐溶液离子强度对树脂吸液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合成的树脂,其吸去离子水率和吸生理盐水率(w(NaCl)=0.9%)分别为1 800 g/g和98 g/g。  相似文献   
4.
以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为原料,分别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EGDMA)、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DA)与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TEGDMA)为交联剂,通过紫外引发合成了聚丙烯酸钠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PAANa-E)、聚丙烯酸钠缩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PAANa-GDA)、聚丙烯酸钠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PAANa-TE)3种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单体体积分数、丙烯酸中和度、辐照时间对树脂吸液率的影响,研究了3种不同链长的酯类交联剂制备的树脂吸液率与温度、pH、盐溶液浓度的关系。采用红外、热失重分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型单体2-N,N-二甲氨基-4,6-二氯嘧啶(ADNP).以二氯-1,3-双(二苯基磷)丙烷基镍(Ⅱ)作催化剂,通过2,5-二溴噻吩格氏试剂与该单体共聚得到了一种新型共轭聚合物,聚[(2-N,N-二甲胺基嘧啶-4,6-二)-2,5-噻吩](PThPm).采用FT-IR、1H-NMR等测试手段对新型单体与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UV-Vis、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热重分析(TGA)等测试方法对单体和共聚物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在420 nm处出现UV-Vis吸收峰,在528 nm处出现荧光发射峰;共聚物的DMF溶液存在酸致变色现象,加入CF3COOH和CH3SO3H后,溶液由淡绿黄色转变为淡红色,UV-Vis吸收峰发生红移;PThPm共聚物有一定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在-1.8~ 1.8 V之间出现电致变色现象,电极周围的溶液颜色从深蓝色变成深红色.  相似文献   
6.
以四三苯基膦钯(Pd(PPh3)4)作为催化剂,通过Stille 偶联反应,2-二异丙基氨基-4,6-二氯均三嗪分别与2,5-二(三丁基锡)噻吩和2,5-二(三丁基锡)-3,4-乙撑二氧噻吩共聚合成了含2-二异丙基氨基均三嗪的两种新型π-共轭聚合物聚(2-异丙基氨基三嗪噻吩)(P1)和聚(2-异丙基氨基三嗪3,4-乙撑二氧噻吩)(P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 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循环伏安(CV)、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P1、P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所得聚合物P1、P2都有一定的结晶性,在氯仿、四氢呋喃、三氟乙酸等常用有机溶剂里有一定的溶解性。P1、P2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出现在354 nm和374 nm处。 在CHCl3溶液中,P1与P2的最大发射峰分别出现在454 nm和442 nm处; P1和P1薄膜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为513 nm和493 nm。与P2相比,P1在 0~-1.8 V出现明显的n-掺杂峰。  相似文献   
7.
在金属配合物的存在下,通过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与1,4-二炔基-2,5-二(烷氧基)苯共聚,得到了一系列新型交替共聚物聚[N,N′-对苯醌二亚胺-1,4-二炔基-2,5-二(烷氧基)苯](PAn-PPE)。采用FT-IR、1H-NMR、GPC、XRD、UV-Vis、PL、TGA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和三氟乙酸溶液中,此类共聚物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约为440 nm和490 nm;其荧光激发峰为450 nm,相应的发射峰为475 nm;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1,3-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作为催化剂,分别合成了2,2′-二噻吩与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和2,5-二甲基-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的共轭交替共聚物:聚(N,N′-对苯醌二亚胺-2,2′-二噻吩)和聚(2,5-二甲基-N,N′-对苯醌二亚胺-2,2′-二噻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等测试方法对这2种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共聚物分别在263、315、410、261、321、403 nm处出现了紫外吸收峰,对苯二胺上的甲基对共聚物电化学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淀粉和硅藻土为原料,使用自制的紫外光聚合装置合成了复合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硅藻土和淀粉用量、辐照时间等因素对树脂的吸液性能的影响,及pH、盐溶液浓度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的吸去离子水率为3 665 g/g,吸生理盐水率(w=0.9%的NaCl水溶液)为280 g/g。  相似文献   
10.
利用Pd(Ⅱ)配合物为催化剂,使用4,7-二溴-2-十二烷基1,2,3苯并三氮唑和1,4-二乙炔基2,5-二(烷氧基)苯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3 个带有不同长度烷氧基侧链,主链中含有1,2,3苯并三氮唑单元的聚苯乙炔类聚合物。采用FT-IR、1H-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类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在0.93×104~1.13×104,苯并三氮唑单元上长链烷基和苯环上长链烷氧基的存在使此类聚合物在CHCl3、THF等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大,其固态薄膜也较容易制备,聚合物在固态薄膜状态下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比在CHCl3溶液中红移了约45 nm,在固态薄膜状态下的荧光发射峰比在CHCl3溶液中也发生了较大的红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