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对红藻酸致痫大鼠海马CA1区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mGluR)的影响,为VNS抑痫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64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红藻酸组、单纯VNS组和VNS治疗组4个组,每组16只,每组再分为测MGluR58只和测mGluR128只。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并在各组动物存活2h后,断头取脑,在前囟至前囟后5mm区域内取脑组织用ABC法行mGlu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以显微计数尺计数双侧海马CAl区1mm范围内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红藻酸组出现重型发作表现;VNS治疗组仅呈轻型发作表现;与对照组相比,红藻酸组CAl区mGluRla为(50&;#177;8)/mm^2,mGluR5为(125&;#177;9)/mm^2,较对照组(42&;#177;3),(98&;#177;6)/mm^2。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4.37,-10.88,P&;lt;0.05,0.01),VNS治疗组中mGluRla表达无明显变化,mGluR5表达显著降低,为(115&;#177;8)/mm^2。结论:VNS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并降低痫后mGluR,特别是mGluR5的表达,提示抑制mGluR的表达可能是VNS发挥抗癫痫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国外报道也不多[1~3],单纯的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畸形(intramedullary spinalcord cavernous malformation,ISCC)就更少。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此病例的报告不断增加。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开展使得该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极大改善[4~6]。我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15例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畸形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前辅以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2例SDAVF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和脊髓血管造影(DSA),确诊后行显微手术治疗.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的敏感度.采用Aminoff和Logue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结果 CTA对52例SDAVF均做出正确诊断,对供血动脉及瘘口诊断的敏感度为100%.随访中有42例(87.5%)术后症状改善,无症状加重及复发者.结论 CTA可以准确定位诊断SDAVF的供血动脉及瘘口,是手术前必要的辅助检查.显微手术直接夹闭硬脊膜动静脉瘘口,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建立简便、可靠、临床操作性强的TBI患者预后模型,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脑疝、CT环池形态、患者年龄、GCS及手术方式作为观察指标,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出院时进行预后分组,采用GCS分级标准,Ⅰ~Ⅱ级患者视为预后不良,Ⅲ~Ⅴ级患者视为预后良好。结果 236例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129例(54.66%),其中死亡81例(34.32%);预后良好107例(45.34%)。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依次为脑疝、CT环池形态、患者年龄、GCS。最优预后模型方程为In(P/1-P)=1.232×脑疝+1.176×环池形态+1.154×年龄-1.064×GCS+0.012。结论建立了重型TBI患者预后模型。脑疝、CT环池形态、患者年龄、GCS对重型TBI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存在脑疝及环池严重受压者预后不良几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入院治疗的40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随访。按治疗方式分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A组,34例)和载瘤动脉闭塞组(B组,6例),并根据术后1年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A组患者改善29例(85.3%),稳定1例(2.9%),进展4例(11.8%),4例进展患者死于脑梗死并发症(术后1周至半年);B组6例患者均较术前改善,未发生颅内出血及缺血事件。结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和载瘤动脉闭塞技术治疗椎-基底夹层动脉瘤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及9具新鲜尸头进行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解剖学观察。并对15例大型垂体腺瘤病人采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手术中行经眶上锁孔入路可获得与传统显微镜下开颅手术相当的暴露,内镜可将传统开颅手术中显微镜下的非直视视野转变成直视视野。结论内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是大型垂体腺瘤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清醒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03-2009年在北京海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重型TBI致长期意识障碍的53例患者的颅脑MRI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清醒预后的因素.结果 53例重型TBI患者6个月后清醒22例,清醒率为41.5%.MRI显示脑干背侧、双侧丘脑、胼胝体及额叶损伤患者的清醒率明显低于无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创伤患者颅脑MRI表现与半年后的预后密切相关,MRI显示脑干背侧、双侧丘脑、胼胝体及额叶有损伤灶的患者难以清醒.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患者40例,其中垂体腺瘤38例,Rathke囊肿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垂体瘤38例中全切除35 例(92.1%),大部切除3例(7.9%),2例Rathke囊肿均全切除.随访结果显示垂体瘤患者中33例(86.8%)治愈,5例(13.2%)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未有严重的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创伤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刺激(vagusnervestimulation,VNS)对红藻酸致痫大鼠海马CA1区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mGluR)的影响,为VNS抑痫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64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红藻酸组、单纯VNS组和VNS治疗组4个组,每组16只,每组再分为测MGluR58只和测mGluR128只。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并在各组动物存活2h后,断头取脑,在前囟至前囟后5mm区域内取脑组织用ABC法行mGlu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以显微计数尺计数双侧海马CA1区1mm范围内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红藻酸组出现重型发作表现;VNS治疗组仅呈轻型发作表现;与对照组相比,红藻酸组CA1区mGluR1a为(50±8)/mm2,mGluR5为(125±9)/mm2,较对照组(42±3),(98±6)/mm2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4.37,-10.88,P<0.05,0.01),VNS治疗组中mGluR1a表达无明显变化,mGluR5表达显著降低,为(115±8)/mm2。结论:VNS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并降低痫后mGluR,特别是mGluR5的表达,提示抑制mGluR的表达可能是VNS发挥抗癫痫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是指位于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或分支破裂直接与静脉交通形成.据统计有75%以上的CCF均为头部外伤所致.本文报道我科近期对连续收治的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