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儿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antibody,TPOAb)的表达情况。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ITP患儿作为ITP组,另选择60例非ITP患儿作为非ITP组。根据ITP临床分型将ITP组患儿分为新诊断ITP(n=53)、持续性ITP(n=42)与慢性ITP(n=25)。比较ITP组与非ITP组、不同ITP临床分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ITP患儿血清TGAb、TPOAb表达情况,及其与ITP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ITP组CD_(3)^(+)、CD_(4)^(+)比例及血小板计数低于非ITP组,CD_(8)^(+)比例及TGAb、TPOAb水平高于非ITP组(P<0.05);慢性ITP患儿CD_(3)^(+)、CD_(4)^(+)比例及血小板计数低于新诊断ITP、持续性ITP患儿,CD_(8)^(+)比例及TGAb、TPOAb高于新诊断ITP、持续性ITP患儿(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_(3)^(+)、CD_(4)^(+)、CD_(8)^(+)、TGAb、TPOAb表达水平变化与慢性ITP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高风险阈值0.0~1.0范围内TGAb联合TPOAb评估儿童ITP临床分型的净收益率始终>0,有临床意义。结论TGAb、TPOAb在ITP患儿中呈异常表达,且与患儿ITP临床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气定喘汤联合伏九贴穴位贴敷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发作频次、免疫及外周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98例,据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降气定喘汤联合伏九贴穴位贴敷治疗。评估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哮喘发作频次。于治疗前后,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IL)-4、IL-12和免疫球蛋白(Ig)E]和外周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治疗后,两组畏寒怕风、气短自汗和咯痰清稀、咳嗽气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发作频次、IL-4和IgE水平低于对照组,IL-12、CD3+、CD4+、CD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出院诊断为川崎病的1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典型和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149例病例中,108例(72.5%)为典型川崎病,41例(27.5%)为不典型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相比,不典型川崎病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不典型川崎病常见的症状依次为肛周脱皮(61.0%)、口腔黏膜的改变(61.0%)、双侧球结膜充血(56.1%)和皮疹(51.2%),颈部淋巴结肿大(12.2%)为少见症状。典型川崎病和不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儿出现持续发热、口腔黏膜改变、双侧球结膜充血、皮疹和肛周脱皮时,应高度怀疑川崎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例1 男,8个月,因而色苍白、肝脾肿大:个半月,发热半个月入院。入院前4周曾在外院治疗,经X线胸片及骨髓检查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肾性贫血。给予抗感染及输新鲜全血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9.2℃.脉搏130次/min,呼吸48次/min,精神差,表情淡漠,贫血貌,双肺呼吸音较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肝右肋缘下6cm。剑突下5cm,质中等。脾肿大:Ⅰ线11cm,Ⅱ线12.5cm,Ⅲ线0cm,质地较硬,尤明显触痛,移动性浊音(一)。血常规示:Hb65g/L,RBC238×1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评价Amplatzer法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珐308例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应用Amplatzer封堵器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造影结果显示室间隔缺损口平均(5.8±3.1)mm,其中69例伴有膜部瘤形成,7例为多发孔型缺损,4例为嵴内型缺损,3例造影显示有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结果 308例患儿中295例(95.8%)封堵成功,其中257例应用对称型封堵器,22例应用非对称型封堵器,16例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手术时间(68±31)min,X线透视时间(27±18)min.所选的封堵器大小为(7.8±2.5)mm.69例伴有膜部瘤形成的室间隔缺损患儿中68例成功封堵.4例嵴内型缺损均选用非对称型封堵器.3例造影有轻度主动脉瓣脱垂者.封堵术后行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主动脉瓣反流消失.295例封堵成功的患儿中,术后造影显示即刻完伞封堵263例(89.2%),残余分流32例(10.9%).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完伞封堵者为287例(97.3%),术后1、6和1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成功的患儿均无残余分流.随访过程中无封堵器的移位及破裂.2例术后即刻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1个月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3-4 d内均转为正常.结论 Amplatzer法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一种安伞有效的方法,伴有膜部瘤形成的室间隔缺损是介入治疗良好的适应证,部分嵴内型缺损和伴有轻度主动脉瓣反流的病例可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院小儿病毒性肝炎的住院构成及趋势性变化和年龄、季节特点 ,本文对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间在我院儿科传染病房住院治疗的 2 98例病毒性肝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98例病毒性肝炎患儿 ,男性 186例(6 2 .4 2 % ) ,女性 112例 (37.5 8% ) ;汉族 198例 (6 6 .4 4 % ) ,维吾尔族 81例 (2 7.18% ) ,回族 11例 (3.6 9% ) ,哈萨克族 5例 (16 .8% ) ,其它民族 3例 (1.0 1% ) ;年龄 0~ 15岁。1.2 方法 临床诊断标准 :按 1995年 5月北京全国第 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  相似文献   
7.
LHRH激发试验在儿童性早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在儿童性早熟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珐:对28例性早熟表现的儿童进行LHRH激发试验,测定LH及FSH值,同时测量身高、骨龄,B超测量子宫及卵巢的容积,结合身高、骨龄、子宫及卵巢容积等将性早熟患儿分真性与假性性早熟组。结果:真性性早熟组8例,假性性早熟组20例,2组LH、FSH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激发后30、60、90min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在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9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类似物治疗6个月再次做LHRH激发试验,4例治疗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被抑制,LH、FSH呈较低水平。4例真性性早熟患儿治疗前后LH、FSH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激发后30、60、9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RH激发试验比单次测定LH、FSH更可靠,对性早熟的性质判断及治疗后疗效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种不同教学方法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儿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0级1班临床专业学生79名,观察组39名,对照组4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技能训练实验室化进行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用6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两组学生的儿科考试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问卷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儿科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01);对不同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总体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37);问卷调查显示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实践技能.结论 在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儿科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可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启迪智慧,提高儿科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作者在见习课中引入了以问题为基础讨论式方法(PBL)、模拟诊疗法、布白法、模拟人现场操作4种教学方法。对参与教改的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测评,并与传统教学方法对比。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蛋白因子κB(NF-κB)在左向右分流大鼠模型肺动脉内皮细胞的活性及应用阻断剂(PDTC)干预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方法 5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分流组(Tn组)15只,手术+PDTC阻断组(Ti组)15只,假手术对照组(Co组)10只,阴性对照组(Cn组)10只.将Tn组和Ti组30只大鼠通过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吻合术建立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模型,其中Ti组15只大鼠于术前1 h开始腹腔注射PDTC,剂量为120 mg·kg-1·d-1,持续2周,Co组大鼠除了不进行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吻合外,其余手术程序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连续饲养12周后,采用心导管术测量右心室收缩压(RVSP);分离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通过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测定各组内皮细胞NF-κB与特定基因识别序列相结合的活性.结果 Tn组NF-κB活性明显高于Cn组(P<0.01),Ti组NF-κB活性低于Cn组(P<0.01),而Co组与C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n组大鼠肺血管MT%与Cn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而Ti组与C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o组与Cn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肺血流所致的大鼠肺血管收缩和结构重建与NF-κB的活性增强有关,阻断剂PDTC可以通过阻断高血流所致的NF-κB信号通路从而干预肺血管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