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报道不一,国外报道约81.0%~41.6%[1],国内报道约为40%[2]。尿道无张力悬吊术(TVT)和经腹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Burch)具有疗效好、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我科采用TVT及Burch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4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依照国际尿控协会的定义收治SUI(排除膀胱麻痹、严重的逼尿肌功能亢进、严重的尿道膀胱炎症等)确诊病人43例。临床表现为用力、咳嗽、行走时尿液不自主流出,症状严重者,平卧、立位、行走时均有漏尿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栓塞组(n=35)和甲氨蝶呤组(n=32),2组患者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栓塞组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组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病灶消失时间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HC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病灶消失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恢复时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自凝刀)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选择痛经症状较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欠佳但不愿切除子宫的子宫腺肌病的患者29例,均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在静脉麻醉及全程超声动态监视和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增厚的子宫肌层(异位灶)进行射频治疗.结果:29例患者开机工作累计手术时间为10~25分钟,均成功施行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无一例误穿刺损伤及误凝固损伤,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无一例出现盆腔感染、宫颈粘连.术后均出现阴道流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约1~3周.治疗后随访至1年,治疗有效率96.55%(28/29),治愈率65.52%(19/29).子宫前壁增厚和子宫后壁增厚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00%;子宫弥漫性增厚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 (3/4),且无一例完全治愈患者.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对于病灶较局限的子宫腺肌病疗效良好.作为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有望成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产科因素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对701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并进行产后复查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妥娩组(161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540例),了解其孕期及产后6 w 尿失禁的发生情况,并测定盆底肌肉收缩及舒张功能,分析与尿失禁发生及影响盆底肌力有关的产科因素。结果701例产妇中有42例(5.99%)在产后6 w 左右出现了尿失禁症状;产后尿失禁的发生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孕前体质量、体质指数相关(P <0.05);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组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11.18%(18/161)、4.44%(24/5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分娩组中与产后尿失禁发生有关的因素有新生儿体质量、孕前体质量和体质指数(P <0.05),而与孕周、年龄、第二产程时间均无明显相关性。阴道分娩组的产后盆底肌力检测数值低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分娩、新生儿体质量、孕前体质量、体质指数增加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阴道分娩、选择性剖宫产2种分娩方式均影响产后盆底肌力,阴道分娩可以明显降低产后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妇科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入院并行妇科手术的210名患者住院资料,其中术后发生VTE的42例为A组(病例组),按1:4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因同种疾病住院后未发生VTE的168名患者为B组(对照组)。对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表明,VTE的发生与住院天数、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手术时间、合并疾病有关(P0.05)。与年龄、BMI、血小板计数、手术方式、首次住院原因、手术时间、止血药物无明显影响。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住院天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是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天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是妇科手术后VT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了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新疆多民族聚集区的发病相关因素、探寻能相对准确反映盆底功能的量化检查方法,对此病的三级预防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肌力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盆底肌力测定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症状、体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盆底肌力检测收集2010年4至1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女性患者资料共210例。采用秩和检验对分组变量进行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再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与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同分娩次数、绝经、慢性便秘持续时间与盆底肌力呈负相关性;压力性尿失禁症状、盆腔器官脱垂体征与盆底肌力均存在负相关性。提示:控制体质量,减少慢性便秘的发生;做好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从产科因素控制孕产妇盆底组织受损程度,引起患者对自身盆底肌力的重视,利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早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7例经电子阴道镜检查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阴道镜与病理检查结果、阴道镜检查与患者年龄的关系、临床检查与病理检查的关系及维吾尔族妇女阴道镜检查结果的特点。结果:(1)正常图像中病理诊断以慢性宫颈炎多见,其构成比为73.57%(P〈0.05);角化病(61.90%)和不典型血管(60.19%)是宫颈非典型增生特征表现;镶嵌(3.45%)、白色上皮(4.35%)、不典型血管(4.63%)见于宫颈原位癌。(2)宫颈非典型增生以51~60岁最多,其次为31~40岁妇女;40岁以上宫颈癌发病增多。(3)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及宫颈CINI的患者临床多见于宫颈Ⅱ度糜烂;宫颈CINⅡ的患者临床见于宫颈Ⅱ度及Ⅲ度糜烂;宫颈CINⅢ的患者可表现为临床的各种病变;宫颈癌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宫颈Ⅱ度、Ⅲ度糜烂。(4)在维吾尔族患者中宫颈癌及CIN发生率增加。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筛查作用,配合组织学检查则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和帮助确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宫肉瘤中bcl-2、p53和nm23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cl-2、p53和nm23的表达。结果:bcl-2、p53及nm23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40%(6/15)、73.3%(11/15)、26.7%(4/15)。结论:bcl-2、p53及nm23在子宫肉瘤中有表达,且联合表达与临床预后有联系。  相似文献   
9.
背景:了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新疆多民族聚集区的发病相关因素、探寻能相对准确反映盆底功能的量化检查方法,对此病的三级预防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目的:探讨女性盆底肌力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盆底肌力测定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症状、体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盆底肌力检测收集2010年4至1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女性患者资料共210例。采用秩和检验对分组变量进行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再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同分娩次数、绝经、慢性便秘持续时间与盆底肌力呈负相关性;压力性尿失禁症状、盆腔器官脱垂体征与盆底肌力均存在负相关性。提示:控制体质量,减少慢性便秘的发生;做好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从产科因素控制孕产妇盆底组织受损程度,引起患者对自身盆底肌力的重视,利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早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和卫生问题,影响患者家庭和生活质量。各国学者对此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倍加关注。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在我国的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此病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该文主要从妊娠与分娩方面和神经、肌肉及胶原组织等方面对其病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