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yperyrophiv ObstructiveCardiomyopthy,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通道梗阻为临床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临床上多伴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非典型心绞痛、晕厥、猝死等。由于患者生活质量差,猝死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及白三烯B4(LTB4)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表达。方法:设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及对照组(CON组),以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患者外周静脉血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表达,ELISA法检测其血清LTB4水平。结果:EMMPRIN在UAP组显著高于CON组、SAP组、AMI组,在UAP<1周亚组表达明显。LTB4在AMI组显著高于CON、SAP和UAP组,其AMI<24h亚组增高显著。结论:UA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EMMPRIN表达增高,其出现高峰为胸痛1周内;AMI患者血清中LTB4表达上调,高峰为胸痛24h之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影响。方法选取起病1~2周的急性心梗患者134例,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的AMI组(A组)和非糖尿病的AMI组(B组),并取健康对照50例,收集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并统计TOT、S 2项阳性率1、项阳性率及2项阴性率。结果A组TO、TS值显著低于B组,P<0.05;急性心梗组2项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能放大急性心肌梗死对心律震荡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临床路径给予再灌注和/或常规药物治疗,螺内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20mg/d,观察心肌梗死后1天、7天静脉血BNP水平,1天、7天和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LVDD及LVEF的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后7天螺内酯组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心肌梗死后1天、7天两组LVDD、LVEF均无明显差异(P〉0.05),3个月时螺内酯组LVDD扩大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1);心肌梗死后3个月两组LVEF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螺内酯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螺内酯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BNP水平,并改善远期(3个月)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白三烯B4(LTB4)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ACS中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5例ACS患者以及20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血浆LTB4和MMP-9的水平,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并比较LTB4与MMP-9、血脂以及CRP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LTB4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分别为(112.77±22.59),(86.94±14.8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8.85)ng/L,P<0.01)],且AMI组高于UAP组(P<0.05)。LTB4与MMP-9的水平显著正相关(r=0.875,P<0.01),与CRP正相关(r=0.641,P<0.01),与TG正相关(r=0.469,P<0.01),与HDL-C负相关(r=-0.370,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LTB4和MMP-9水平增高,LTB4可能与MMP-9以及CRP构成炎症网络并参与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而成为ACS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近期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发生AMI并于发病6 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37例患者和同期因AMI入院而行延期PCI治疗的176例患者,于PCI术后1 h内开始连续72 h心电监护,第1周、第6周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分别计算HRT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不同观察时间的TO、TS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AMI患者,直接PCI可明显改善患者的HRT,提示可改善和恢复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从而降低AMI后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在这方面的作用优于延迟PC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能量滴定法”在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术中对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865例;消融过程采用“下位法+能量滴定法”。结果治疗成功率98.9%,复发率为2.08%,10例患者出现I°房室传导阻滞,无III°房室传导阻滞发生。靶点数≥5.0、有效靶点/总靶点<70%和累计消融能量(W*S)≥2300的患者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而复发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减少累计消融能量、控制总靶点数和提高靶点有效率能有效减少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为感染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202例急性AMI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随机从同期AMI患者中选择非感染患者20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对研究中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AMI患者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153例占75.74%、泌尿道感染23例占11.39%、胃肠道感染21例占10.40%、皮肤感染5例占2.48%;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住院时间、心力衰竭、应用抗菌药物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吸烟、意识模糊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住院时间较长、出现心力衰竭、应用抗菌药物等是急性AMI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合并感染时一定做好预后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9.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形成大多是心电不稳定所致。本院最近发生2例心梗后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抢救病例,临床特征相似,预后不同。通过分析2个病例救治过程,探讨心梗后顽固性恶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及抢救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右室高位室间隔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方法将台州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年内的148例置入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起搏A组)和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组(起搏B组),A组患者70例,B组患者78例。观察2组患者成功置入起搏器前后2个月的起搏参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变化,监测术后1个月、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监测24h内血浆脑钠肽(BNP)情况。结果术后2个月中,2组在除QRSd外的起搏参数上的变化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的QRSd波段比B组更窄。A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上,变化小于B组,24h内血浆脑钠肽(BNP)的监测中,相较于B组,A组增加程度更小。2组在LVEF与BNP变化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更好的保障了心脏收缩功能,比其更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